臨床前的研究提供了可以進行臨床試驗的充分理由
波士頓——全球艾滋病毒(HIV)之間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這對設計一種有效的疫苗是一個關鍵的困難。現在,由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BIDMC)領導的科研團隊,已證明經過生物信息學優化的稱為“嵌合”HIV疫苗抗原,可能在設計一種全球性HIV疫苗中是有用的。這項研究,是在猴子中進行的,他們的論文今天發表在《細胞》雜志。
MC病毒學和疫苗研究中心主任,麻省總醫院拉貢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疫苗項目主任,以及哈佛醫學院的醫學教授,研究論文的主要作者丹•H.巴魯契(Dan H.Barouch)博士(醫學、哲學)說:“全球性HIV疫苗,將具有超過其他大多數只限于世界其他地區可以使用的候選HIV疫苗的重要特點。”“據我們所知,這項研究是在非人靈長類中,對一種全球性HIV抗原保護效能的首次評估。”
作者們在新發表的論文中,第一次證明嵌合的HIV疫苗抗原,可以為一種得到嚴格控制的猴-人免疫缺陷病毒人工感染的獼猴,提供部分的保護。這些已被開發的嵌合全球性疫苗抗原,對全球多樣性的HIV具有最佳的預防范圍。
巴魯契和他的團隊,研究了把病毒載體嵌合的Env/Gag/Pol HIV抗原接種猴子的免疫原性。Env、Gag和Pol是HIV的三種主要蛋白質。猴子在接種這種疫苗后,多次人工感染猴-人免疫缺陷病毒,研究評估這種疫苗阻止感染的效力。
雖然,大多數接種嵌合HIV疫苗的猴子在研究終點時仍被感染HIV,但研究人員觀察到每次給猴子人工感染病毒的感染率,有87%-90%的下降。與此完全不同的是,接種假疫苗的猴子人工感染病毒時,更迅速地被感染。
巴魯契說:“研究結果表明,這種優化的疫苗抗原,可以給嚴格控制的動物模型提供部分的保護。”
研究者們發現,接種這種疫苗的猴子,逐步地增強針對多種HIV毒株的抗體反應,研究人員注意到“保護作用取決于幾種不同類型的抗體反應,表明多種抗體功能的協同作用,可能有助于防止難以中和病毒的感染。”這些接種疫苗的猴子,逐步增強了對多個區域性HIV的細胞免疫反應。
研究人員指出,以往大多數在猴子中測試的候選HIV疫苗,只是針對易于中和病毒的保護作用,而不是像本研究用于測試的一種難以中和的病毒。此外,本研究中每次人工感染的病毒,比通常的性活動所接觸的HIV感染性大致更強100倍。
巴魯契說:“這些資料表明,這是一條全球性HIV疫苗開發前進的道路,它給我們帶來希望,開發這樣一種疫苗確實是可能的。”他補充說:“我們計劃在明年,開展這種候選疫苗的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