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基因組編輯、合成生物學和組織工程的發展,“編輯人類”似乎正在從一個愿景成為現實。那么編輯人類可否讓我們長生不老?它遇到的挑戰、局限和影響又有哪些?昨日上午的達沃斯年會上,eGenesis Biosciences公司的首席科學官楊璐菡對此話題進行了分享和探討。
基因技術的底線:不能傷害人類的健康
近些年基因技術發展迅速,“2012年對于基因研究領域是個分水嶺,我們可以編輯人類和動物的基因了。2013年則是業界亮點頗多的一年,在一些重要的實驗室中開始運用這些最新技術。”楊璐菡表示,說到基因技術,“克隆人類”可謂最受矚目和爭議的話題了,“因為說到基因編輯,大家就會想到胚胎技術。”她說,在全球范圍內,在這種信息開放的環境之下,對此的接受性是越來越強的。“但我們必須承認,科學的進步總是要比公眾的認知和接受快一步的,我覺得這也是我來參加達沃斯的原因之一,因為我想借此機會來分享基因技術目前的現狀。”
但楊璐菡也同時表示,基因技術的發展需要安全。“這種安全主要是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作為一名科學家,要確保基因組的編輯都是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進行,而不能成為‘基因黑客’,不能濫用這些技術。我們科學家有責任保護社會,防止社會被技術所傷害。科學界應該協同起來,創造安全的環境,堅持一個底線:不能傷害人類的健康。”她說。
編輯基因能為我們做什么?
作為主要研究在轉基因動物身上培養人體可移植器官的科學家,楊璐菡參與開發出了可編程度極高的哺乳動物細胞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那么基因技術究竟可以為我們做什么?“第一,可以應用在基因修復領域。例如癌癥,通過基因的編輯可以有效地把控疾病的發生。第二,可以應用于農業領域,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或營養成分。第三,也是讓我最興奮的是一些工程應用,例如在動物身上培植人類器官,解決器官移植的問題。”楊璐菡說。
那么,編輯基因可否讓人類長生不老?“在美國西雅圖,已經有生物科學技術、科技人員嘗試延長小動物的生命,未來這種技術應用于人類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楊璐菡表示,人類變老是一個自然規律,因此除了技術突破之外,還要有倫理上的考量。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