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有了新農合,農村基層醫療機構的發展才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8月21日,在全國新農合工作座談會上,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馬曉偉將新農合形象地比作農村醫療綠洲上的“母親河”,引發與會代表的共鳴。在實際操作中,花錢如何“花出門道”,實現“低投入高產出”撬動基層醫改,各地各有探索。
安徽:診察費助力補償機制創新
去年年底,安徽省全面啟動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要求縣級公立醫院所有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由此減少的收入,通過增加政府投入和收取診察費予以補償,將門診掛號費(2元)改為門診診察費(西醫35元、中醫40元)。其中,患者個人仍然負擔2元,其余33元(中醫38元)由醫保和新農合基金支付。住院診察費按門診診察費3倍標準收取,納入醫保和新農合報銷。
“從新農合支付角度看,操作難點在于門診診察費的支付辦法。”安徽省衛生廳副廳長武瓊宇表示,在精細測算的基礎上,該省衛生廳與財政廳聯合發文,提出以參合出院人次為基準、與住院藥品材料費控制情況掛鉤的支付機制,不僅補齊了藥品零差率銷售減少的收入缺口,而且實現了縣級公立醫院補償機制的重大創新。
該省新農合補償機制創新主要與3個醫改目標“掛鉤”。一是與住院人次掛鉤,有利于防止縣級醫院推諉住院病人;二是與藥品材料費用的降幅掛鉤,迫使醫院必須降低藥品材料費用,否則藥品零差率損失得不到補助;三是門診人次與住院人次有穩定的倍數關系,住院人次相對穩定,以住院人次的倍數補助門診人次,便于操作。
武瓊宇表示,半年來,新農合基金按照上述方式支付了2億元門診診察費,比“點門診人頭”的補助方式節約了3億元,但“買”到了病人負擔減輕、醫院收入增加、藥品材料費下降的預期結果。
湖南:限費醫療讓農民只付門檻費
2011年,湖南省在藍山、桑植、麻陽等地探索試行了參合農民在鄉鎮衛生院就醫的限費醫療改革,即參合農民在縣域內鄉鎮衛生院門診、住院就醫,在按規定額度繳納門診、住院門檻費用后,其他基本藥物費、檢查費、治療費、手術費、普通床位費、護理費等由新農合全部予以報銷。
“今年,湖南省在總結試點縣經驗的基礎上,在全省鄉鎮衛生院全面推行限費醫療改革。”該省衛生廳副廳長方亦兵表示,限費醫療改革的實施,為解決參合農民常見病、多發病基本醫療保障問題探索了一條可行的路子。
方亦兵介紹,在推廣過程中,各統籌地區對本地近3年來鄉鎮衛生院新農合醫藥費用情況進行了全面摸底調查和可行性論證,科學合理確定鄉鎮就醫限費醫療補償模式和標準,制定出臺實施細則。同時,該省積極推行鄉鎮衛生院收支兩條線和財務集中核算管理,將衛生院的收入和財務上劃縣衛生局財務核算中心統一管理,從源頭和機制上遏制了衛生院及醫生的利益驅動,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嚴控鄉鎮衛生院住院率、次均費用、住院天數等相關費用控制指標,并與新農合基金總額預付及績效考核相結合,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風險共擔。
山東:購買大病保險提高實際補償比
山東省衛生廳副廳長仇冰玉說,2013年山東省實行省級統籌,按照人均15元的標準從新農合資金中劃出,總額約9.6億元,以政府購買商業醫療保險的方式,引入商業保險機構承辦新農合20種大病保險業務,參合農民不需再額外繳費,自動享受大病保險保障待遇。
該省大病保險承辦協議明確,大病保險對新農合報銷后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超出8000元的部分補償73%,8000元以內(含8000元)的部分補償17%,最高年補償限額20萬元。大病保險資金當年結余不得超過資金總額的2%,虧損由承辦服務的商業保險機構承擔,若結余超過2%,超過部分結轉下年,作為下年度大病保險資金。山東省衛生廳會同商業保險機構制定下發了20類大病合規醫療費用范圍,大病保險的報銷目錄更加寬泛,報銷范圍更大。
截至今年7月底,山東省新農合及大病保險為全省17.3萬人次約11萬個家庭補償醫療費用12.1億元,其中,新農合報銷9.9億元、大病保險補償2.2億元。
“通過大病保險,患者實際補償比例比新農合報銷比例提高了12.01個百分點,全省平均達到了66.05%。”仇冰玉說,今年山東省將在做好20類大病補償和運行情況評估監測的基礎上,探索研究大病保險向大病大額過渡的可行性。“經測算,籌資標準若達到人均50元用于向商業保險機構購買大病保險,基本能夠覆蓋省內所有大病患者。”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