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學網 作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藥物研究院研究員劉昌孝
我國創新藥研發水平不斷提高
當前,我國新藥研發創新與醫藥產業強國之間仍存在巨大差距。一是投入少,2016年羅氏、諾華、強生年投入研發資金均超過80億歐元;二是自主創新能力低,我國在藥物研發最為關鍵的靶點上,原始創新的新藥很少。
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為加速我國藥物研發高端仿制的發展,為醫改大病保障工作提供重要支撐,在多項醫藥創新指標中已顯現出強勁增長勢頭。
經過近10年的發展,我國與國際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我國第一個喹諾酮類藥物比國際上晚了40年;第一個非甾體抗炎藥比國際上晚了12年;第一個靶向抗腫瘤藥物比國際上晚了10年。這幾個數字背后,反映出我國化學創新藥物正不斷縮短與國際的差距。
我國對全球醫藥總體貢獻率小于5%,新藥專項未來將更關注從理論到技術體系,實現“中國造”的原創藥研發。過去,我國青蒿素、三氧化二砷等原創藥物的問世,顯示出傳統醫藥為來源的藥物研發優勢,但隨著國家實力和科研力量的不斷加強,未來將更重視原始創新,尤其是國家有重大需求品種的創新藥。
我國重大新藥創制要力爭進入原始創新階段,一方面要不斷有新品種出現,同時也要有新技術的突破來支撐更持久的創新,把創新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在從仿制到創新,從跟跑、并跑逐漸實現領跑的新藥研發過程中,顯示了我國創新能力的提升。
2016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共批準了206件藥品生產注冊申請,獲批上市品種大約為申請注冊數目的1/10,共批準20多個仿制藥上市,包括引進寶潔醫藥的發明專利研發的新藥蘋果酸奈諾沙星膠囊及其原料藥批準上市,批準葛蘭素史克公司的雙價人乳頭瘤病毒吸附疫苗的進口注冊申請。
在一系列利好因素的作用下,國內生物藥研發非常活躍,尤以抗體類藥物最受關注。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國內已上市或在研的抗體類藥物(不含融合蛋白類藥物,排除鼠源單抗)總數達到180個,其中國內企業開發的品種為128個,占71.1%。
加大企業為主體的醫藥產業供給側改革
2015年,整個醫藥行業增速放緩,2016年產值和效益水平上行空間不大。生物制藥仍處于發展初期,技術壁壘高,其仿制藥研發在質量、安全、療效及監管方面的門檻遠高于化學仿制藥。在供給側改革的大環境下,化學藥存在壓產能、壓成本、壓價格等問題,受質量一致性問題以及化學原料藥嚴重過剩、競爭更激烈的影響,出口并不理想,產業轉型升級應重視走國際化道路。已有75家國內藥企的100多個產品通過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審查,成為企業走向世界的榜樣。
藥物制劑發展是提高藥品質量和效益的關鍵,建議從節能、減排、藥物資源利用的角度,結合制劑發展前沿,采用多種靈活的合作機制,利用國內外的資源和優勢,發展高端創新制劑。要關注新型給藥系統的研發,發揮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引領作用。針對研發理論、技術、輔料、工藝、設備等短板,加強藥用輔料的研發和產業化。在一致性評價指南細化的條件下,有利于改劑型、改規格、改鹽的“三改”制劑研發機遇,為生產緩—控釋、智能化制劑提供高端輔料研發提供了新空間。
最后應理順藥品價格,推進創新發展。近30次藥品降價和醫改招標壓力,無法體現藥品的價值和市場調節的作用,成本上漲的結果使一批確有療效和安全的藥物成為“短缺藥物”,企業只能“停產”,扭曲的價格在調整,三醫聯動和兩票制對藥品質量、流通市場和臨床用藥的作用開始顯現。
應重視質量療效評價
根據CFDA的信息,2015年核查品種共1622個,除免于臨床試驗品種外,1429個自查核查品種中只有5個通過核查,企業撤回和不通過品種高達90%。
縱觀企業品種撤回的原因,一是新產品申辦者與研究者的問題;二是監管政策和審評審批能力嚴重滯后;三是臨床試驗存在不規范、數據不完整或不可溯源的情況,試驗管理不健全或受到歷史條件限制;四是臨床基地執行GCP的資料難以溯源,與我國藥品研發及審批速度緩慢現狀脫節。
2016年,我國醫藥行業仍然面臨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和供給側改革的挑戰。其中臨床試驗數據質量是判定藥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據,CFDA在對臨床試驗機構現場核查時發現,大部分試驗項目存在數據不真實、不完整、不規范問題,大多數項目經過自查和藥監部門核查。真實、規范、完整的臨床試驗是藥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本保障,數據核查漸漸成為上市的法定程序。但是,藥品注冊申請中的臨床試驗數據不真實甚至弄虛作假問題突出。特別是真實性問題涉嫌造假,如編造、篡改、瞞報數據,原始數據無法溯源、試驗用藥品不真實等誠信問題的整治漸漸有法可依。
中國藥企走向世界的步伐在提速
我國生物醫藥研發、創新和GMP、GCP、GLP、GSP等質量規范的推行和升級,特別是在國內產能過剩的供給側改革的大勢下,中國制劑“走出去”的時機已經成熟。
從2004年開始實施制劑國際化戰略,國內一些研發能力較強的藥企堅持“品質+創新”的核心理念,目前已通過歐盟認證的海正、華海、凱夫、天平等醫藥企業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這種路徑。天士力等幾家中藥企業的6個中藥制劑在美國FDA申請臨床試驗,目前雖然還未獲得上市批準,但也獲得不同階段的臨床試驗進展。
華海公司是全國第一家獲得美國FDA認證的制劑生產商、第一家獲得美國FDA藥品制劑文號并在美國大規模藥品上市的企業,到目前該公司已經有近20個化學藥制劑批準在美國上市,如首個高端緩控釋制劑“拉莫三嗪控釋片”在美國市場占有率超過60%,此產品的凈利潤每年超過1億元人民幣。
2016年,復星醫藥以12.6億美元收購獲得美國FDA批準的印度第一家注射劑生產企業;人福藥業以5.29億美元收購美國仿制藥企業;綠葉制藥以2.45億歐元收購歐洲先進透皮釋藥系統公司。我國藥企在規范市場的并購交易規模持續擴大,制劑國際化的步伐加快。
我國在世界醫藥市場所占比例不高,不是世界仿制藥大國,更不是藥物制劑大國,與歐美、印度仿制藥出口規模相比,我國制劑出口起步晚、基數低。當前,印度企業發展迅速,其利用近15年專利過期的黃金時期,迅速擴展制劑國際化業務,目前已占到全球仿制藥市場20%的份額。今后5~10年是我國制藥企業與印度企業在仿制藥展開競爭的階段,我國只有戰勝印度藥企才能真正進入到歐美規范市場。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