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學者表示,超聲治療能夠用來防止大手術后常見腎臟病發(fā)癥的發(fā)生。
發(fā)表在《美國腎臟病學會期刊》上的研究報告是基于在老鼠身上的試驗。
但是研究人員認為那可能是對人類研究的“快速翻譯”,因為對急性腎臟衰竭 (AKI)的治療是簡單而常規(guī)的。
專家說這項研究揭示了新療法的潛力。
急性腎衰竭是腎臟突然喪失功能的病癥,在病人身上很常見,特別是通過例如肺炎、腹瀉或心臟病感染的病人。
AKI可能在大手術后發(fā)生,例如某些類型的心臟手術,因為腎臟可能在手術過程中被剝奪從而喪失了正常的血液流動。
一旦急性腎衰竭發(fā)生了,就沒有多少治療方案可選擇了。
“保護”
弗吉尼亞大學的研究小組在小鼠腎臟血液供應中斷的24小時前使用常規(guī)的臨床成像系統(tǒng)將局部麻醉的小鼠暴露在超聲照射下。
然后他們發(fā)現小鼠在血流量恢復之后仍然擁有健康的腎臟。
但研究學者用“假的”超聲波在其他小鼠身上進行試驗,發(fā)現同樣的血液供應中斷導致了嚴重的腎損傷。
研究人員指出是因為超聲治療能刺激小鼠的脾產生抗炎反應,從而有效保護腎臟。
帶領這一研究的馬克.歐庫薩博士說:“我們使用無創(chuàng)超聲波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看起來簡單、有效而且無毒的積極治療辦法,能有效地預防急性腎衰竭的發(fā)生。”
“據我們所知,人們還從未發(fā)現這能有效預防組織或器官損傷。”
“有趣的是,我們認為導致腎損傷的類似機制也可能導致肺、心及肝損傷,而這種治療方法可能對預防其他器官損傷也是行之有效的。”
前腎保健國家臨床主任多納爾.歐多諾哥教授認為這項研究很有意思,他曾就急性腎衰竭的現象呼吁科學界進行研究有所作為。
他補充說:“這表明,基于良好的基礎流體與藥品管理保健方面的保護措施是做到提早預防的成功基石。”
“下一步是要進一步研究動物模型,但我們同時也需要投資在英國的急性腎損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