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首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在美麗蘇州隆重開幕。此次大會以“醫藥+投資+創新”為主題,吸引了500余家企業、1200余位行業與投資界嘉賓齊聚金雞湖畔,共同探討我國醫藥行業和投資政策、新藥研發趨勢以及醫藥領域投資等議題,促進國內醫藥創新研發領域與國內外社會資本高效融合對接。
國家新藥重大專項技術副總師、上海科學技術協會主席陳凱先院士作為重要嘉賓進行了“中國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現狀概述”的主題匯報,他從我國創新藥物研發歷程、重大專項實施布局及成效等方面進行講述和評估,并強調我國藥物研發和產業發展正處于創新跨越新階段!
創新藥物推動醫藥產業發展:分三步走,實現兩個歷史性轉變
2015年來醫藥行業相關政策密集落地,為醫藥行業的改革和創新刮起了改革之風,引導醫藥行業向更高效、更合理的方向發展。匯報中,陳凱先院士強調:“創新藥物的研究對于醫藥產業的發展尤為重要。”他分三點進行了說明:
第一,創新藥物的研究集中體現了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領域前沿的新成就、新突破,體現了多學科交叉的高新技術創新和集成,是當代科技和經濟國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之一。
第二,創新藥物研究和醫藥產業發展,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和幸福緊密相連,直接關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健康中國目標的實現。
第三,創新藥物研究關系到我國醫藥產業從低端向高端、從仿制走向創新、從制藥大國走向創新強國歷史性跨越目標的實現,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需求。
醫藥產業經濟運行總態勢:藥品產物產量世界第一
我國新藥研發和醫藥產業一直處在快速發展的態勢中,特別是從2006年國家制定了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實施了重大科技專項以后,新藥研究和醫藥產業更是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形勢。
陳凱先院士表示:“近年來,醫藥工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顯著增加(占4%),2015年醫藥工業總產值約達到2.7萬億。而且,全國醫藥工業總產值增幅領先于國內生產總值增幅。這意味著醫藥產業作為新興戰略產業,在整個工業布局中地位越漸突出。”
我國對生物醫學的投入雖然在絕對值上還跟發達國家有著明顯差距,但是投入增長速度最快。放眼全球,我國醫藥產品實物的產量已經躍居世界首列,醫藥市場規模位居世界第二位。但是,陳凱先院士強調,我們的技術含量和價值還不夠,還要繼續努力。
新藥專項實施成果總覽:8年間,推動產業向創新、國際化轉型
隨著“十三五”規劃出臺,我國創新藥物研發進入“完善期”,國內創新藥投入成果不斷、創新層次提高。報告中,陳凱先院士以時間為軸,將新藥專項發展分為3個階段:2008年—2010年是創新轉型階段;2011年—2015年是快速增長階段;2016—2020年是跨越發展階段。
截止2015年底,我國重大專項共立項1595項,支持課題(包含子課題)共計2588項,其中多設計抗腫瘤、抗感染和心腦血管藥物。為推動重大專項實施,中央財政經費投入超136億元。而且,全國前50強的大型企業、前15強的藥物研發機構,前15個大的生物醫藥園區還有產學研聯盟都加入了新藥重大研究專項。
如此大力度的運作,自然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陳凱先院士表示:“期間,95個品種獲得新藥證書(1類新藥證書24個、化藥1.1類13個、1類生物藥8個),多用于治療感染性疾病、腫瘤、心腦血管、精神疾病、糖尿病及免疫性疾病。此外,還有132個品種獲得新藥臨床批件。”
我國化學創新藥縮短國際差距。陳凱先院士以貝達藥業2011年自主研發的首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颂婺幔▌P美納)為例,它比諾華的伊馬替尼靶向抗腫瘤藥晚了10年。但是相較于其他抗感染類藥物,這種速度標志著我國創新藥物的自主研發能力已經大步提升。
藥物創新體系建設成績顯著,初現雛形。從創新平臺搭建、創新孵化基地到產學研聯盟建設,企業已經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且創新藥物研究隊伍迅速壯大、水平顯著提升。其中,在靶點確認、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價、制劑水平提升、規?;a等環節突破了一批關鍵技術,例如高純度抗體和蛋白藥物制備關鍵技術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生物分子藥物給藥技術初步解決了胰島素非注射給藥生物利用度低和精確性差的難題。
在專項支持下一些中小型、創新型企業,像深圳維新、貝達藥業、信達生物、歌禮、百濟神州等等也都不斷涌現成長取得很好的成績,取得了更多的國內外的發明專利,從低頭仿制向抬頭創新轉變,使得我們醫藥產業發展的前景更加光明。
陳凱先院士強調:“一系列成果滿足了臨床需求、填補了了空白、打破了壟斷、降低了國內老百姓看病貴的困難,降低了醫療費用。”
政策利好,醫藥創新處于最好的時代
從《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 到《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國家政策一片利好,大力鼓勵和支持醫藥創新。這意味著,新藥研發面臨著新的形勢,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
報告最后,陳凱先院士強調:“現階段,藥物研發處于不同于歷史上的任何時期,國家大力鼓勵和支持創新,科研人員、研發資金、金融資本介入、技術轉讓、國際研發合作等多種趨勢必然會推動中國醫藥創新不斷取得新成就。”
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