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醫保總額預付全面推開之后,上海對公立醫院本身的改革由“收”進入到“支”的環節:即將實行工資總額核定,改變過去以業務收入核定可分配總額、并進行提成的做法,建立以工作量、人員成本、工作績效為基礎的收入分配模式。
上述分配機制改革,是上海市公立醫院改革下一步要推行的八項措施之一。上海市衛計委副主任瞿介明介紹,另外的舉措還包括:完善監管機制,建立評價機制,完善投入機制,完善藥品供應管理機制,完善(各級醫療機構)協同服務機制,完善信息化支撐體系和強化工作考核等。
這八大措施相互配合。比如記者獲悉,藥品供應管理機制改革,將總結完善“閔行模式”,適時向全市推廣,而該模式的核心是政府掌握藥品采購供應中產生的額外利潤,并根據績效考核的結果返還給醫院,這顯然是推行工資總額核定的基礎。新的收入分配模式雖然具有積極意義,但受制于財政部對事業單位薪酬制度的有關規定,效果恐怕有限。而且整套改革措施也強化了行政力量,這與上海一貫的強政府作風一脈相承,卻與醫改乃至整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大方向不盡一致。
收入分配改革掣肘重重
將要推行的工資總額核定,是上海市公立醫療系統全新的工資總額預付制度的一部分,它將和院長年薪制一起,共同組成新的收入分配體系。
據介紹,工資總額核定的具體辦法是,以崗位工作量、服務質量、費用控制、患者滿意度等績效考核結果為依據,建立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分配制度。為此上海市醫衛系統還引入了“標化工作量”以便統計。
而院長年薪制則將高薪和“四年任期,八年輪崗”的任期制相結合,賦予院長更多的權力和更大的責任,推動院長職業化的進程。
在此之前,上海市已開始在市級公立醫院實施總會計師委派制度。今年4月,首批總會計師已經招聘到位,他們將按照申康醫院發展中心(下簡稱“申康”)的部署,在規范醫院財務行為的同時,為工資總額預付制度作好了準備。
改革的積極意義不言而喻,但顯然會受到既定體制框架的重重掣肘。根據財政部對事業單位薪酬制度的有關規定,用于分配的部分不得超過業務收入的一定比例。這一比例各地的
具體規定不同,一般而言在30%上下。
上海市醫改辦副主任許速告訴本報,改革后用于分配的工資總額,將在財政部門核定的范圍內,為35%。而按照國際慣例,人員薪酬占醫療機構全部收入的60%,可想而知改革的力度將相當有限。而上海市醫療服務價格上調的微小幅度,也是一個佐證。
另外記者從申康方面獲悉,院長最高年薪約60萬-70萬,較之現任公立三甲醫院院長的實際收入,這個報酬難有吸引力。申康或有意延攬體制外人才,并以事業單位編制虛位以待。
許速則表示,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變以收入為基礎的分配導向,扭轉原來做大醫療費用的激勵機制,同時調整醫院的支出結構,“采購成本要降下來”。
強勢政府難收行政之手
上海市降低醫院采購成本的招數,是其一貫的強政府模式在醫療衛生領域的經典操作。
在醫療器械和耗材采購方面,申康已于2011年下半年開始進行招標,通過組織醫院“團購”與供應商講價。這一做法曾讓四家公立醫院在當年的一次設備采購中成功壓價40%。
在藥品采購方面,上海的經驗無疑就是“閔行模式”:一方面搞藥房委托管理,以信息化為支撐,通過供應鏈的優化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在上海市統一招標的基礎上,各家醫院再聯合起來采購,“以量換價”。
自2012年第四季度開始的上海市醫藥分開改革,也照搬了上述做法。此次上海市公立醫院改革的八項措施,就包括完善藥品供應管理機制。許速在7月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證實,下一步將繼續總結完善閔行模式,待其成熟后逐步向全市推廣。
許速否認有關操作是“二次議價”。如果說這一點尚存爭議的話,但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真正的采購主體只能是醫院,而無論是組織招標還是團購,政府之手的痕跡明顯。
這一點在上海市公立醫院改革中有多處體現。對于即將推開的工資總額預付制度,申康的有關負責人曾對記者表示,改革意圖就是要切斷醫生收入和開藥之間的聯系,在公立醫院體系內部平衡醫務人員追求穩定和實現自身價值的需求。但此舉被上海本地一位長期研究醫改的學者評價為“意義不大”,因為無法管住“桌子底下的交易”。
而工資總額預付制度所依托的績效考核,本身就是行政化的直接體現,在本輪新醫改中已屢遭質疑。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