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譽遠曾與上藥胡慶余堂、廣藥陳李濟及北京同仁堂齊名,均為“中華老字號”。為再造核心業務,東盛科技正式更名為廣譽遠。
更名后的東盛科技能否借助廣譽遠老字號打造中藥帝國尚有待觀察,不過做大做強中醫藥卻是目前業內共同的愿景,因此中醫藥法草案將提交國務院審議的消息傳出后,中藥板塊整體活躍。
有業內人士認為,中醫藥長遠發展的事項已列為國家戰略,中醫藥法應從法律層面上為該領域提供更多的扶持,其依據在于,缺乏法律保障的中醫藥,在與西醫、西藥的正面碰撞中易于落敗。
據了解,目前中藥產業規模已逾4000億元,約占國內藥品市場三成份額,并且中醫藥在全球范圍內屬于獨家領域,不過中醫藥領域始終沒有正式立法。2003年4月份,時任總理的溫家寶曾頒布中醫藥條例,2009年4月份,國務院也曾下發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但均非正式的中醫藥法。
其實早在1983年,業界即已提出在中醫藥領域立法的構想,不過至今未能付諸實施。直到上月末,首屆岐黃論壇明確提出了中醫藥法草案將在本月提交國務院審議,中醫藥法才開啟破冰之旅。岐黃論壇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人大副委員長陳竺(原衛生部部長)、衛計委及中醫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均出席,此論壇所釋放的中醫藥立法的相關信號具有較高的權威性。
此時啟動中醫藥立法程序對于行業有著重要的意義。就在不久前,云南白藥、同仁堂、漢森制藥等中藥老字號紛紛卷入質量問題,一度引發做空中藥和道德拷問的風潮。而在鼓勵藥品創新的背景下,中成藥的創新卻舉步維艱,技術攻堅難度較大是一方面,來自道德層面的輿論壓力也阻礙了中醫藥的發展,更別提中藥國際化。
于是就有了這么一個論斷,即中醫藥目前的諸多困境與缺乏法律保障直接相關,加快立法會促進中醫藥行業快速發展。目前多位權威人士均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不過,一位仿制藥從業人士曾向記者表示,仿制藥毛利率過低,不像中藥企業,靠老祖宗留下的獨家品種坐地收錢。盡管該言論有失公允,卻基本折射出目前中醫藥行業的現狀。
在享受品種壟斷優勢的前提下,中醫藥是否還需要法律的保護?或者說中醫藥法旨在保護還是監管中醫藥領域?
記者認為,目前中藥領域研發動力不足并非法律缺失所致,而針對中醫領域的諸多亂象,中醫藥法非但不應該予以保護,反而應該加大監管和懲處力度。從法律角度而言,若中醫藥法是一部徹頭徹尾保護中醫藥的法律,將會制造更多地不公現象,法律權威將蕩然無存,客觀上也不利于中醫藥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照目前醫藥行業逾百種法律法規及各項條例不難看出,國家及政府層面對醫藥行業的監管大于保護,但是對中醫藥卻相對仁慈。事實上,中醫藥發展至今所享受的政策資源并不遜于其他行業,多達50余家中藥企業上市以及數千億的產業規模也與政策扶持不無關系。規模的壯大掩蓋不了此起彼伏的亂象,亂象不除,行業將永遠無法擺脫對政策的依賴。
在中醫藥升級為國家戰略的背景下,以更為科學、嚴謹的態度審視中醫藥行業非常有必要。從這個意義上講,通過中醫藥法從法律層面對中醫藥行業進行科學監管,實際上就是一種保護。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