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以下簡稱“新修訂GSP”)的火焰正在業內燃燒,如今已波及電商行業。流通新規導向下,醫藥電商何去何從?這個問題在4月25日舉行的2013中國醫藥商業流通高峰論壇上引起一番熱議。
業內專家在接受醫藥經濟報記者采訪時紛紛表示,醫藥電商將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但此前仍有不少工作尚待完善,當中最關鍵的便是物流配送環節。
考驗物流
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國內獲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的企業約113家。另據中國網上藥店理事會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國內醫藥B2C規模達到4億元,已出現5家銷售額達5000萬元的網上藥店,2012年中國醫藥B2C全年規模達到16.65億元,較2011年有300%的增長。七樂康、健一網、康愛多等網上藥店新力軍的出現也為醫藥電商增添了新的活力。因此,在不少人眼中,2012年可謂中國醫藥電商的發展元年。
與此同時,通過對比2011年中國與美國網絡購物的品類特征,記者發現,服裝、3C和圖書音像消費成為網購主要品類,但是在食品、保健品和醫藥保健上,兩國仍存在較大差距。此外,相較一個店面最多只能展示幾千種藥物的線下連鎖藥店,醫藥電商不受空間限制,可以展示上萬種藥品,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中國醫藥電商的巨大潛力不斷綻放。健一網總經理何濤預計,如果能解決醫保支付與處方藥銷售問題,2013~2015年醫藥電商將完成從新業態到廣泛應用業態的發展,所涉品類還會有所擴大。
衛生部2月19日發布的新修訂GSP要求貫徹全供應鏈思路也對醫藥電商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何濤指出,新修訂GSP在銷售管理及售后方面要求明確退回商品的處理,在運輸及配送方面提出了運輸監測、委托運輸協議、冷鏈控制等要求,售后管理也做出了相關規定。“在政策上其實沒有太大的突破,關鍵是模式的調整。”何濤如是說。
更有數據顯示,網上售藥價格平均能降低10%左右,可以滿足消費者購買質優價廉藥品的需求。然而,低價并非最重要的因素,確保藥品質量安全才是不得不正視的關鍵問題。國藥控股高級顧問干榮富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就表示,能否確保物流配送符合行業要求、能否保證醫藥電商的產品質量,是目前醫藥電商發展的重要瓶頸。
無獨有偶。山東大舜醫藥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震也向記者透露,該公司目前已獲得國家藥品互聯網交易資格,“但我們當下還想將注意力和發展重點放在冷鏈等現代物流建設上,因為確保藥品質量安全是第一要務,當物流網搭建好,電商平臺的打造亦不會是難事。”
“無疑,醫藥電商將會是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但不是現在!”干榮富進一步指出:“這個時間相信會出現在新版GSP完成一輪洗牌、淘汰一批不符合行業標準的企業以后。”
醫械放量
這邊廂,網上藥店的藥品銷售仍靜待物流完善;那邊廂,不少醫藥電商已瞄準家用醫械蟄伏爆發。人口老齡化加劇、人們醫療保健意識提高,造就了家用醫械行業當下的蓬勃發展。
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國內家用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達176.6億元,年增速超過30%,2013年有望達到290億元。預計到2015年,中國整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元,而國內家用醫療器械占醫療器械市場的比例2010年為14%,國外為25%,在占比不變的情況下,2015年將達到420億元的市場規模。
何濤認為,醫藥電商具備的低邊際成本、規模化低價格、數據集成能力及數據分析能力、點對點顧客訂單服務、快速配送能力等特點,讓家用醫械和電商平臺的“美滿聯姻”成為可能。
以健一網為例。該電商平臺在2012年完成血壓計銷售14萬臺、血糖儀5.4萬臺、隱形眼鏡55萬副;預計2013年血壓計銷售達37萬臺、血糖儀12萬臺、隱形眼鏡130萬副。何濤表示:“占全國市場60%份額的歐姆龍在2012年總共售出約300萬臺血壓計,也就是說,在醫藥電商的銷售模式下,某些品類已經給顧客的消費形態帶來很大變化。我們預計,今年醫藥電商在血壓計領域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比率可能會超過30%。”
他認為,醫械能在2012年成為醫藥電商最先突破的品類,主要在于其標準統一、性價比高、線下服務齊備以及三四線城市消費快速發展形成的放量。
醫械能在2012年成為醫藥電商最先突破的品類,主要在于其標準統一、性價比高、線下服務齊備以及三四線城市消費快速發展形成的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