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只有兩家公司使用該技術向生物醫藥公司提供專業的先導化合物服務,該項目填補了中國國內市場在該技術領域的空白。”成都先導藥物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先導)執行董事、首席運營官蒲豐年博士昨日在接受《金融投資報》記者采訪時說。
雖然國際上大的制藥公司都有自己的化合物庫和先導化合物篩選平臺,但利用“DNA編碼小分子化合物合成與篩選技術”,為制藥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的企業全球只有三家,成都先導就是其中之一,也是國內唯一一家。公司欲通過資本市場實現中國藥企“研發夢”。
將降低醫藥企業研發成本
蒲豐年說,由公司主導的“DNA編碼小分子化合物合成與篩選技術”,在6月底時將達到1億個,到今年底時將完成3億個DNA編碼化合物的合成和20個生物靶標的篩選。化合物數量越大,在篩選過程中發現新的先導化合物概率就越大。到2015年底,公司將完成10億個DNA編碼化合物的合成,完成70個生物靶標的篩選。這意味著,未來3到5年內,成都高新區將擁有世界級的先導化合物研發平臺和研發中心。
蒲豐年指出,當前生物醫藥產業的成本壓力主要集中在創新研發環節,尤其是化學藥物,由于新藥研發投入巨大,因此原創藥幾乎都來自發達國家。按照傳統的對先導化合物的篩選模式,要獲得一個成為新藥的先導化合物,平均投入需 2.6億美元(包括研發失敗產生的沉沒成本)。
他舉例稱,用傳統方法合成500萬個小分子化合物需要78年時間,耗資數億美元;而用該公司的“DNA編碼小分子化合物合成技術”合成10億個小分子化合物,只需要2年時間,耗資不到1000萬美元。能大幅降低制藥公司成本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創新藥物研發過去一直被跨國大公司占據,我們的技術將為一直處于制藥產業鏈底層的中國藥企找到了一條通往產業鏈高端的快速通道,實現中國藥企的研發夢。”蒲豐年表示到。
“海歸”創業瞄準國內空白
今年50歲的李進博士曾就職于世界500強企業阿斯利康制藥集團,負責阿斯利康先導化合物開發平臺在全球的有效運作和改進工作。
蒲豐年告訴記者:“2011年3月,李進發來關于"DNA編碼小分子化合物庫合成與先導化合物篩選創新平臺"項目的商業計劃書。邀請我與他一起發起成立一家公司來運作這個項目。”而當時,蒲豐年是成都一家公司的CEO,但考慮到這個創業項目是全球范圍內生物醫藥的頂尖級項目,且填補了國內空白,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光明。于是,他辭去了CEO職務,與李進博士一起開始了創業征程。
2012年6月,李進辭去阿斯利康制藥公司化合物總監的職務,從英國回國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的建設上,在一年時間內完成了招兵買馬,搭建技術研發平臺。
從公司研發團隊情況看,其中既有阿斯利康制藥集團前主任藥物化學師及高級主任科學家,也有跨國制藥集團Wellcome及Protherics公司的高級計算化學師等多名曾在全球頂級制藥集團工作超過20年的專家,他們完成了從DNA編碼化合物庫的設計、合成、篩選、測序、解碼,到活性化合物確認等工作。
成都高新區十分看重這一項目,將根據項目的研發進度給予資助,目前公司已經獲得了成都高新區1066萬元的資助。”蒲豐年高興地說。
據悉,公司在高新區天府生命科技園里建有一個面積約3000?、具有國際水平的高標準實驗室,已尋找到多家商業合作伙伴。具體看,公司與上海維亞生物簽訂合作協議,共同為客戶提供蛋白表達及純化、先導化合物篩選和優化服務;與英國的Tecrea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開發細胞轉染及生物靶標表達試劑;與英國上市公司Cyprotex Plc簽訂體外藥代與藥動的合作協議等。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