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父母都會記得某個被自己的寶寶驚呆的時刻。或許是孩子在幼兒游戲班里第一個學會唱一首歌,或許是她竟然知道關于外太空的一項冷知識。這些父母可能會悄悄猜想:難道我的孩子是天才?
很可能并不是。天才的定義是,一個孩子在步入青春期之前,就在某個要求甚高的領域有了與成人專業人士比肩的表現。真正的天才是極其稀有的。這世上每出現一個點亮格萊美(Grammys)舞臺的喬伊•亞歷山大(Joey Alexander),同時就會有成千上萬有才華、但稱不上是天賦異稟的兒童音樂人。
我們知道神童的存在已經有好一段時間了。16世紀的時候就有個年幼的莫札特會譜寫交響曲,讓觀眾嘆為觀止。有關天才的學術調查也可追溯到至少90年前。
不過我們還是無從得知,是什么造就了真正的天才。世界上沒有能找出天才的血液測驗或是基因篩查技術。我們也不明白這些人是如何達到這般境地的。一個8歲孩子為何能在大學課堂上領先群倫?一個18個月大的幼兒又怎能倒背字母表如流?這些問題看來可能不是那么重要。畢竟一個孩子是不是“正式認定”的天才,對她的人生影響微乎其微。家長通常也不會因為孩子的成就太高而為其尋求治療。
可是,如果了解天才可以幫我們了解另一種看來毫不相干的病癥呢?譬如說自閉癥?
自閉癥與天才之間的關聯,目前尚未得到證實。天才通常不是自閉癥患者(他們不像那些有學者癥候群的人,常在身負奇才的同時患有自閉癥),也沒有這種病癥特有的社交或溝通障礙。但這兩者確實在某些方面有所交集。
天才和許多自閉癥患者一樣,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有著幾乎無法滿足的渴求。蘿倫•沃耶爾(Lauren Voiers)是來自克里夫蘭地區的藝術天才,她在青少年時就常作畫至深夜,有時甚至在第二天上學前,整夜都沒闔眼。這聽起來很像自閉癥診斷標準的其中一項:“擁有高度局限、異常執迷的興趣。”
天才還擁有超凡的工作記憶。本文兩位作者之一魯思薩茨博士在2012年發表的一篇報告指出,她研究的所有八位天才,都在工作記憶這方面得到百分等級99的高分。就像神童物理學家雅各•巴奈特(Jacob Barnett)上《60分鐘》(60 Minutes)節目受訪時說過的,“我聽過的每個數字或是數學問題,都永遠記住了。”極端的記憶力也是一向和自閉癥關聯的。里奧•坎納(Leo Kanner)博士是在1940年代最早診斷出自閉癥的科學家之一。他注意到有些自閉癥兒童可以背誦“數量驚人的童謠、禱詞、動物名稱、總統名冊、順序或倒序字母表”。《自閉癥與發育障礙期刊》(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在2015刊載了關于天分與自閉癥的一份論文也指出,他們研究的超過200位患者中,有半數以上的人擁有非比尋常的極佳記憶力。
最后,天才與自閉癥患者都有明察秋毫的好眼力。西蒙•巴倫-柯恩(Simon Baron-Cohen)是研究自閉癥的學者,他與同事曾稱絕佳的眼力是“自閉癥大腦的普遍特征”。這也是“自閉癥譜系商數”(Autism-Spectrum Quotient)里的評量類別之一。這個量表是巴倫-柯恩建立的,用來檢測自閉癥的各項特征,大家可以用它來自行檢測。巴倫-柯恩的其中一位研究對象喬納森•拉塞爾(Jonathan Russel)住在紐約,是個20歲的音樂天才。他曾訴說自己在聽到地鐵的鈴聲稍微走音的時候,是如何飽受驚嚇。
除了認知能力上的相似性,很多天才兒童還有患自閉癥的親戚。在2012年的那項研究中,有半數的天才都有一名患自閉癥的親戚,而且關系至少近至甥侄或祖父母。其中有三名天才在小時候曾被診斷為自閉癥,不過他們長大后似乎擺脫了這種病。
甚至還有證據表明,二者之間可能存在基因上的聯系。在2015年發表于《人類遺傳》(Human Heredity)期刊的一篇論文中,魯思薩茨博士和她的同事曾對多位天才及其家人的DNA進行研究。他們發現,這些天才及其患有自閉癥的親戚的1號染色體短臂位置,似乎都有一種或多種基因突變,這在他們其他的神經發育正常的親戚身上是沒有的。盡管這個抽樣基數很小(這項發現是基于對五個天才的大家庭的研究),但從統計學角度講,這個數據很值得關注。
或許天才們患有一種非常少見的特殊類型自閉癥:他們擁有許多與自閉癥有關的優勢,但卻很少有這類患者遭遇的那些困難。果真如此的話,天才就不僅對于人才研究而言非常重要,對自閉癥研究也是如此。
當然,自閉癥的種類極其繁多,一例自閉癥診斷不一定就能指向某種潛在的生物學異常。就算是幾個兄弟姐妹都患有自閉癥,往往也是由不同的基因風險導致。所以一些研究人員在提及自閉癥這個詞時,往往喜歡用復數形式,而非單數。
我們不想讓人產生不切實際的期待。自閉癥和天才之間存在潛在的聯系,并不意味著患自閉癥的人實際上都是天才。實際上,天才有可能是存在患自閉癥的風險但并未真的患病的人。
通過確認“抗逆基因”的存在,科學家們已經給好幾個醫學領域帶來革命性的改變。“抗逆基因”是指為防止身體患上特定的疾病而出現的突變。艾滋病、心臟病和二型糖尿病的研究人員已經調轉傳統治療的方向:不是只盯著已經患上某種疾病的人,而是對仍處在健康狀態的高風險個體進行調查。
從理論上講,天才和自閉癥的研究也可以采用類似的方法。天才可以被看作尚未患上自閉癥的“高風險”人群,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對自閉癥的了解。我們不見得一定能從中找到一種治療或治愈自閉癥的方法,但我們可以加深對它的了解,這是非常重要的。
在理清大腦功能失調的潛在生理因素方面,科學家們取得了一些進展。比如,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開始進行一項名為“研究區域標準”(Research Domain Criteria)的創舉。他們無視《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所做的分類,而專注于將基因研究、認知科學、行為研究及其他方面的數據進行集成,創建一個研究大腦功能失調的新研究框架。正如該項目代理主任莎拉•莫里斯(Sarah Morris)所說的,它的“最終目標是,有了更好的診斷,就可以更好地進行治療。”
搞清楚一個口若懸河地講述外太空知識的孩子,是相對于同齡孩子稍微有些智力超前,還是一個真正的天才,也許不只是為了明確是否值得夸耀那么簡單。它還能幫助我們解開一部分自閉癥的謎團。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