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性針筒、輸液管、玻璃藥瓶……廣東省普寧市的深山中,未經防護處理的醫療垃圾露天堆放,粗略估計有10噸之多。這些醫療垃圾來自何方?又流向何處?
5月28日,普寧市通報,目前已有5人因涉嫌非法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罪被警方刑事拘留。隨著調查的深入,一條非法販運醫療垃圾的黑色利益鏈被揭開。
深山老林驚現醫療垃圾,隨意堆放毫無防護
今年以來,廣東省普寧市梅林鎮南陽村的村民們在深山老林里發現大量醫療垃圾,粗略估計有10噸之多。一次性針筒和輸液管、各種試管、玻璃藥瓶……這些隨意堆放的醫療垃圾沒有任何防護,村民們擔心它們會帶來傳染疾病。
據村民介紹,山上的醫療垃圾從標簽上看主要來自佛山的醫院。他們反映,有人雇請村里的農婦上山分揀,分揀出來的醫療垃圾賣給附近的廢品收購站。而普寧市里湖鎮,就是廣東省兩大塑料廢品回收集散地之一。
這10來噸醫療垃圾還僅僅是“冰山一角”。調查發現,在佛山,專門有廢品回收站或經營人員從醫院回收醫療垃圾。
在佛山市高明區人民醫院更合分院對面,一間不起眼的平房外,低矮的指示牌上寫著“廢品回收站”。店主稱,雖然佛山市對醫療廢品回收有嚴格的禁令,但自己跟醫院關系好,所以能夠做這一行的生意。
而在普寧市人民醫院醫療廢棄物儲存室里,也有護工從各個科室遺棄的醫療垃圾中挑揀出玻璃藥瓶。據她們介紹,玻璃藥瓶每個0.15元,橡膠瓶蓋每斤1.4元。醫院所有的塑料輸液瓶已經被廢品收購站訂購了。
當地展開調查,相關人員被立案處理
據廣東一家三甲醫院感染科的醫生介紹,醫療廢物的泄漏可能存在三方面危害:
一是感染性的風險,如注射使用過的針頭,若有人不小心被扎中,就有感染的風險;二是輸液瓶內殘留藥物的化學性危害,“如果是抗腫瘤藥物、化療藥物,對細胞的殺傷性是很大的,長期或大量接觸會導致細胞的變性”;第三方面就是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
針對南陽村發現大量醫療垃圾的事件,廣東省衛生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衛生廳醫政處和衛監處等部門已組織督導組分赴佛山和普寧兩地調查。
當地黨政部門也已采取措施,展開調查。
普寧市委決定,對普寧人民醫院院長予以停職檢查并立案調查,由紀檢部門對普寧市衛生局長、環保局長以及市人民醫院的兩名副院長等予以立案調查。
目前,普寧市公安局成立專案組,對涉嫌非法買賣醫療垃圾一案開展聯合調查。5月28日,吳某靜、陳某淑、邱某坤、謝某專、鄭某蘭等5人,因涉嫌非法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罪被刑事拘留,案件偵查工作正在加緊進行中。
普寧市里湖、池尾、燎原等鎮(街道)的醫療垃圾非法回收點已被查封。
從標簽上看,藏身南陽村的不少醫療垃圾來自佛山。對此,佛山市衛生局副局長譚光明表示,已成立調查小組對各醫療機構和醫療廢物流出的途徑進行調查。如果經調查,佛山市確有醫療機構存在違規,將依法依規進行處罰。
醫療垃圾回收利益鏈浮出水面
這些醫療垃圾如何從醫院流出?到底流入哪里?又有哪些人在從中漁利?
在里湖鎮經營塑料廢品收購站多年的一位老板介紹說,塑料回收是里湖鎮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整個里湖有塑料廢品收購站200多家。他粗略估計,平均每天有六七百噸塑料廢品流入里湖,醫療垃圾可能占近一成。
包括醫療垃圾在內的各種塑料廢品經過回收后往往被打成碎片成為“二料”,運送到一些玩具廠家,摻進原料里。有廠家承認,“二料”每噸價格較生料便宜1000多元,三無產品玩具很多都是使用“二料”。
至于玻璃藥瓶,大瓶被打成玻璃碎片當做廢料賣到玻璃廠;小瓶可直接當做玻璃廢料賣;250毫升容量的中瓶被直接賣出,經過簡單清洗、消毒后再次使用。
這條利益鏈中,個別醫院人員通過違規出售醫療垃圾獲得實際收益,購進塑料和玻璃廢料的廠家降低了生產成本,而在其中輾轉騰挪的收購商、廢品站、分揀站等也可以層層漁利。
業內人士透露,每噸原始醫療垃圾的收購費用只需幾百元。而分揀出來的針筒賣給廢品收購站,每噸是6000元左右,輸液瓶(袋)每噸將近7000元,輸液管每噸也在6000元以上。
監管存在漏洞,管理機制有待完善
醫療垃圾,被稱為頭號危險廢物。《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中明確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轉讓、買賣醫療廢物,也禁止在非貯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或者將醫療廢物混入其他廢物和生活垃圾。
廣州一家醫院的院長說,衛生部曾發文明確,使用后的一次性醫療器械屬于醫療廢物,應由醫院送至專門機構銷毀;未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各種玻璃(一次性塑料)輸液瓶(袋)等,醫院可交由有資質的回收企業回收利用,但不能用于原用途,用于其他用途時應符合不危害人體健康的原則。
針對普寧醫療垃圾回收“黑洞”,有專家表示,處罰過輕或許是導致醫療垃圾外流的一個原因。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醫療廢物管理行政處罰辦法》規定:轉讓、買賣醫療廢物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轉讓、買賣雙方立即停止違法行為,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抓住最多罰點錢”是很多從事非法販運醫療垃圾人員的想法。
另外,有衛生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盡管國家對收集、運送、貯存、處置醫療廢物作了詳細規定和技術規范,但具體操作并非易事。根據規定,衛生部門對轄區醫療垃圾的處理負有監督、檢查等職能,并無處罰權。
佛山市一家三甲醫院的負責人對記者說,目前的醫療廢物管理機制有待完善。涉及醫療廢物管理的有衛生防疫、城市環境衛生和環境保護等部門,政出多頭,責權不清,結果極有可能造成監管力度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