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字一號”的二十年,不只是一個醫療信息化產品的生命周期記錄,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醫療信息化產業的成長歷程,是醫療信息化歷史上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探索和創造。它跨越的每一道技術鴻溝都帶有時代的烙印,它獲得的每一步成就都銘刻著當代醫療信息化人的光榮與夢想。
“軍字一號”領跑中國醫療信息化的六大技術驅動力
站在20年后的今天,親歷者們從專業技術的角度回看“軍字一號”,又是一種怎樣的光景呢?
“軍字一號”HIS系統的主要研發專家、當時技術組的核心成員、現任301醫院信息研究所總工程師的薛萬國教授,以及跟隨“軍字一號”工程成長起來的中國首批醫療IT人才中的杰出代表--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計算機應用與管理科主任、全軍醫院信息化研究與技術支持基地主任陳金雄教授都認為,“軍字一號”打有時代的印記,是一個集體的成功。
當時的成功,從宏觀上看,得益于總部主管領導的決策,全軍集中統一統籌推進,以及骨干人員的凝聚;從研發來看,則是團隊作戰、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眾志成城。“軍字一號”的研發,在技術上完全打通,經常會戰,集中討論,毫無保留,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團隊的力量。
作為一個時代的符號,“軍字一號”的成長歷程和中國醫療信息化的發展軌跡是基本相同的。陳金雄教授將中國醫療信息化發展的發展歷程分為四個階段:以單機版為主體的起步階段、以部門級應用為主體的局部發展階段、面向收費管理的全面應用階段和HIS+專業化信息系統應用階段,下一步將邁向“以病人為中心、以臨床為核心”的全面數字化階段以及智慧醫療階段。那么是什么讓“軍字一號”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大面積的覆蓋,又是什么使得“軍字一號”在二十年后的今天又持續發光發熱呢?通過“軍字一號”親歷者們的回顧,中國數字醫療網對“軍字一號”的技術動因認識漸成系統。“軍字一號”在技術方面的特色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病人主索引的概念。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在技術上就必須要建立病人主索引,其中Pat_Master_Index為病人主索引,Pat_Visit 為住院病人主索引。包括檢查、檢驗系統等都建立了主索引,這在當時都是非常了不起的貢獻。當時的信息系統,多是收費、劃價、掛號等片斷,有些一體化的大型系統主要是經濟管理為中心,門診、住院的病人信息關聯不起來。“軍字一號”率先設立了醫生工作站,重視各個環節要把病人的信息收集全,圍繞病人主索引,層次比較清楚,結構比較穩定,已經考慮到電子病歷未來的目標。
二、基于臨床診療的醫囑概念。醫囑處于臨床診療和經濟管理兩條線上,從臨床診療角度和經濟管理角度來看醫囑會有很大差別。該系統通過醫囑字典與收費項目分離,并建立對應關系,很好解決了醫囑的臨床診療與經濟管理的雙重屬性關系。
三、強調綜合化、集成化,功能比較齊全。系統當時設計了12個分系統、42個子系統,后來根據需要逐步擴充,盡管有些業務系統功能還比較簡單,但基本上涵蓋圍繞病人診療、醫療收費、物資供應以及醫院管理的各個方面。
四、建立數據中心雛形。“軍字一號”以病人主索引和門診及住院主記錄為紐帶,把病案首頁、醫囑記錄、病程記錄、手術記錄、檢驗結果、檢查報告等整合在一起,通過病人和費用兩條信息線貫穿整個醫院信息系統,以此為框架來構造和集成整個系統,數據結構設計合理,信息系統運行高效,同時有了數據中心的雛形。
五、系統可適應性較強。系統能夠靈活配置和擴展,通過設置自定義字典、靈活配置信息采集點,適應不同規模醫院的需求以及醫院不同時期信息系統逐步發展的需求。區分病房的護理單元和行政科室不同屬性,滿足統計、核算分別處理的需求。
六、重視性能發揮和運行速度。“軍字一號”對客戶端和服務器端的功能分布比較合理。因而能夠充分發揮客戶端的功能,減輕服務器的壓力,所以當時用一個普通服務器就能支持300-500個客戶端。
“軍字一號”成長關鍵詞:開放性、支持體系、人才培養、升級
“‘軍字一號’的開放性,超過國內任何一家同類產品”,陳金雄教授在采訪中如是說。
陳金雄教授表示,“軍字一號”的成功,除了基礎本身的優越性和良好的技術體系以外,還要得益于“軍字一號”的開放性、軍隊強有力的技術支持體系、大批專業醫療IT人才的培養以及推廣過程中的不斷升級。
從開放性上來說,“軍字一號”的數據結構是完全開放的,而且每次產品升級或者功能改進,301醫院的工程師都會在軟件中提供詳細說明和表結構更新語句等,極大的方便了各地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及醫護人員實踐操作。
“軍字一號”能夠成功還得益于軍隊獨特的技術支持體系,在資源、人才匱乏的年代,總后衛生部成立了全軍技術支持中心,在多個地區建設了肩負幫帶責任的技術支持基地(如301醫院、福州總醫院、251醫院和西南醫院等),同時還組織了專家巡回指導、培訓班等。福州總醫院就曾舉辦4次以上培訓班,培訓了大批技術骨干,接待了大批醫院的參觀學習人員。陳金雄教授作為軍區技術指導組組長,幾乎跑遍了軍區所有醫院,還為其他軍兵種醫院提供培訓和技術指導工作。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龍其生教授作為軍隊指導專家也到不少醫院現場指導,立下汗馬功勞。全軍最后四家沒有實施“軍字一號”的醫院(都在西藏)最終也是靠四家全軍基地醫院幫助實施的。
“軍字一號”技術上的成功離不開大批人才的脫穎而出,通過部隊體系內的幫帶和培訓,中國首批醫療IT專業技術人才逐漸進入大家的視線。由于軟件免費推廣,大部分醫院還是靠自身技術力量進行實施和必要的技術開發,這一獨特的現象反而為軍隊醫院培養了大批技術精湛又吃苦耐勞的技術骨干。
另外,“軍字一號”推廣過程中也在不斷的優化升級。陳金雄教授表示,“軍字一號”的藥品系統、耗材管理系統、醫生工作站、電子病歷系統等都在推廣應用的過程中進行過大量的更新升級,早期的升級主要還是以301醫院為主導。當然,“軍字一號”的研發、升級過程始終都實行嚴格的質量控制,薛萬國教授也曾指出,“軍字一號”工程一開始就明確規定文檔規范、界面設計規范、編輯工具規范等;研發過程中,技術組負責人嚴格評審、簽字畫押;專門組織專家骨干負責測試,包括功能測試(黑盒)、程序報告測試(白盒)。
“軍字一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以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為例:1998年年初,福州總醫院開始啟動“軍字一號”工程建設,第一年投入經費250萬,列為該年度醫院重點工程,經過1年的努力,“軍字一號”一期工程于1999年元月1日前全部建成,得到了時任總后衛生部副部長傅征同志的高度評價,傅部長在1999年5月份考察福州總醫院時說,“‘軍字一號’工程在福州總醫院全面開花結果”。1999年啟動“軍字一號”二期工程建設,并于2000年元月1日前全部完成。從此開啟了福州總醫院全面建設數字化醫院的新紀元。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從“軍字一號”在福州總醫院的發展應用實踐中,不難看出“軍字一號”在中國醫院信息化發展過程中的歷史地位。
那么,曾經在中國醫療信息化發展史上登峰造極“軍字一號”在二十年后的今天能否再現往昔的輝煌呢?陳金雄教授表示,任何一個產品一定有它的生命周期,雖然現在“軍字一號”仍然支撐著許多醫院的業務運轉,但總體來說,像“軍字一號”一般龐大的系統短時間內大范圍推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那么“軍字一號”的未來將走向何方呢?
陳金雄教授表示,到目前為止,“軍字一號”的基礎架構仍然是國內所有信息化產品中最好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在保留基礎架構和核心內容的前提下,進行應用的拓展,進而滿足已經變化了的高層級需求。比如福州總醫院就在“軍字一號”基礎上拓展了門診醫生工作站、“一卡通”預交金繳費模式、自助服務和閉環醫囑管理等內容。有些分系統也被專業化的系統所取代,比如檢查系統就被更專業化的PACS/RIS、檢驗系統就被更專業的條形碼LIS所取代。
縱觀中國醫療信息化產業格局,舊的秩序在不斷被打破,新的秩序正在建立,在這種宏觀環境中,唯有隨需而變、不斷突破者可煥發生機。中國數字醫療網獲悉,目前一些廠商正在對“軍字一號”進行不斷升級,相信其在傳承優良基因的基礎上,也會給整個行業帶來更大的驚喜。我們拭目以待。
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