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是人體最核心的器官,好比電腦的cpu一樣,主宰著人體各個器官的運行,看似很強大,其實它脆弱的很。有研究表明,飲食淡對心臟也是有影響的,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研究者對833名心衰患者進行分析發現,在130名實行極端低鹽飲食的患者中,約有42%的患者因出現急性心衰入院或死亡。而在正常,不是特別嚴格控鹽飲食的患者中,只有26%的人出現了上述狀況。
目前研究發現,食鹽仍然是高血壓、心衰等一系列心臟疾病的危險因素,這項發表在《心衰》雜志的研究結果提示,過于極端的控制鹽分也是不可取的。廣大患者在日常飲食中,需在醫生指導下來限鹽。
日常怎樣預防心臟病?
1、按時服藥 按時服用醫生開的藥,不可以因為有一點好轉的現象就開松懈,降低劑量或是停止服藥。在治療的過程中,如果感到病情好轉,應該到醫院復診,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服藥,不可擅自做主。
2、戒煙戒酒 美國科學家的一項實驗證實,乙醇對心臟具有毒害作用。過量的乙醇攝入能降低心肌的收縮能力。對于患有心臟病的人來說,酗酒不僅會加重心臟的負擔,甚至會導致心律失常,并影響脂肪代謝,促進動脈硬化的形成。煙草中的煙堿可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過量吸煙又可使血壓下降)、心臟耗氧量增加、血管痙攣、血液流動異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這些不良影響,使30—49歲的吸煙男性的冠心病發病率高出不吸煙者3倍,而且吸煙還是造成心絞痛發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3、適量的運動 《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上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每天跑步7分鐘,不論快慢,就能降低心臟病死亡風險。“運動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途徑,長期堅持跑步可以增強體質,同時對于預防心臟病具有重要的作用。”運動可促使人體心血管系統的形態、機能和調節能力產生良好的適應。造成人體輸血量的變化,各器官血液量的變化,動脈血壓的變化。堅持運動會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抵抗力,提高臟器機能,防止血栓形成,提高人體的心臟功能,打造一個健康有力的心臟。但是,運動要適量,還要避免劇烈的運動,以不引起癥狀為宜。散步、慢跑和太極拳都是心臟病患者不錯的運動選擇。
4、飲食保健 忌食刺激性食物和興奮性藥物,如辣椒、生姜、濃茶、咖啡和苯丙胺等興奮藥等。食鹽攝入要適量,和飲料要緩慢,不可以一次大量進食,否則會增加心臟負擔。少食多餐,攝入易消化、清淡的食物。補充維生素B1及維生素C,以保護心肌,供給適量的鈣,以維持正常的心肌活動。鉀對心臟有保護作用,不足時引起心律失常。多吃五色食物(西紅柿、薏苡仁、黑芝麻、玉米、菠菜)對心臟病人身體有好處,可以減輕病情和防止病情惡化等。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