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一權威醫學專家小組提出,女性并不像此前長期以來建議的那樣需要接受那么多乳腺X線影像檢查。這個觀點引發舉國嘩然。該小組表示,乳腺癌風險為普通級別的女性無需從40歲起每年篩查,等到50歲以后開始每隔一年進行檢查也一樣安全。該小組還引用了大量的數據來支持自己的上述建議,并表示,目前尚無充足的證據確定對74歲以上女性進行常規乳腺攝影篩查是否還有價值。
原篩查方案的擁護者隨即表達了自己的憤怒之情,稱這些新建議將會延誤診斷并導致更多的死亡。
預計這些建議不會立即影響到醫療保險的覆蓋范圍。去年12月,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法案,要求私營保險公司為年滿40歲的婦女支付其每一到兩年進行一次乳腺X線影像檢查的費用,且不產生共付醫療費(copay,指超過了醫保報銷額度而需要患者自己支付的那部分醫藥費——譯注)、共同保險(coinsurance)和自付額度。該法案的有效期到2017年為止。
但倡導組織表示,他們擔心2017年之后會怎樣。專注乳腺癌和卵巢癌早期檢測和預防的全國性組織Bright Pink的辦公室主任卡利·范斯坦(Carli Feinstei)說:“如果篩查能永遠涵蓋在醫保范圍內就太好了。”
蘇珊·科曼乳腺癌防治基金會(Susan G. Komen For the Cure Foundation)也對醫保報銷問題表示憂慮,并發表聲明稱,如果不將乳腺癌篩查納入保險范圍之內,那么“本身風險就高且得不到足夠醫護服務”的婦女,尤其是黑人婦女將受害最深,因為她們比白人婦女更容易患侵襲性乳腺癌。
發布上述新指南的小組名為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nited State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這是一個由美國衛生和公眾服務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指派的醫生和其他專家所組成的獨立委員會,其主要任務是評估那些旨在預防或及早發現疾病的篩查檢測、咨詢和藥物。小組成員均為志愿者,其評估也只考慮到了科學證據,并沒有涉及費用或保險覆蓋面等問題。
該乳腺攝影篩查指南,以及四篇評論文章和七篇配套的支持性文章
該工作組強調,這些建議并不代表他們反對50歲以下或74歲以上的婦女進行篩查或每年篩查。更確切的說,他們認為女性應該自己選擇——只是他們的指南提供了利益與風險的最佳綜合平衡而已。
該工作組還審查了其2009年報告中未囊括的兩個主題:一是對乳房組織呈“致密”狀態的婦女進行MRI或超聲等額外檢查(因為此時使用乳腺攝影篩查也難以發現腫瘤);二是使用最新的三維乳腺攝影或數字化乳腺斷層攝影來進行篩查。但他們的結論是:尚無足夠的證據支持或反對其中任何一條。
乳腺癌是造成美國婦女因癌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僅次于肺癌。2015年,美國約有23.2萬例乳腺癌新發病例,4萬例死亡。55歲至64歲的婦女發病率最高。
康斯坦絲·萊曼(Constance Lehman)博士是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放射學教授,也是美國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乳腺影像科主任,但并非該工作組的成員。她表示,雖然工作組的建議最后并沒有更改,但看到該小組比以往更加重視婦女選擇何時開始篩查及篩查頻率的自由,令她十分欣慰。
指南指出,在40歲到74歲的婦女中進行篩查都可以降低乳腺癌死亡率,40歲至49歲的婦女得益最少,而60歲至69歲的婦女受益最大。該工作組表示,他們有“中度把握”得出結論:50歲至74歲的婦女受益中等,而40歲至49歲的婦女受益較小。
工作組發現,對于每1萬名在10年期間多次接受篩查的婦女,40歲至49歲年齡段中有4人避免了因乳腺癌死亡,在50歲至59歲年齡段中有8人,在60歲至69歲年齡段中有21人,在70歲至74歲年齡段中有13人。
工作組的前任主席,密蘇里大學(University of Missouri)的醫學教授邁克爾·勒菲弗(Michael LeFevre)博士說:“科學支持以乳腺攝影篩查作為與乳腺癌作斗爭的重要工具。”他指出,自從20世紀80年代乳腺攝影篩查的廣泛使用以來,乳腺癌的死亡人數有所減少(盡管其中也有一部分應該歸功于更好的治療方法)。“我們認為,收益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只是篩查也有危害,尤其是對40多歲的女性,因此女性必須為自己拿主意。”
其中一個潛在的危害是假陽性,從乳腺攝影篩查結果來看疑似發現了病灶,結果做了更多的檢測,甚至組織活檢,最后卻發現是一場虛驚。該指南依據的一項研究顯示,在2003年至2011年間接受數字化乳腺攝影篩查的40.5191萬名婦女中,假陽性十分常見,在較年輕的女性中尤其如此。在定期接受篩查的40歲至49歲婦女中,每1000人中就有121.2例假陽性。
2011年的另一項研究發現,在從40歲開始每年接受篩查的婦女中,有61%在50歲前至少遇到過一次假陽性結果。與每年篩查相比,每隔一年接受篩查時的假陽性率顯著降低,約為42%。
另一個潛在風險是過度診斷,意即,在乳腺攝影篩查中發現的某些微小的癌癥病灶可能永遠不至于進展到會威脅患者的生命。但是,因為目前無法確知哪些癌癥病灶將來會帶來危險,因此就對它們一視同仁地進行了治療。研究人員也認同過度診斷確有發生,但他們也不清楚其發生率如何。
休斯敦的得州大學安德森癌癥中心(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癌癥防治中心(Cancer Prevention Center)的醫務主任特蕾澤·貝弗斯(Therese Bevers)博士表示,她認為工作組過分強調了假陽性等不利因素的重要性。
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的乳腺癌藥物主管克利福德·A·休迪斯(Clifford A. Hudis)博士也表示擔憂:“如果錯過了本來可以治愈的癌癥,將會貽害深遠。在我看來,與此相比,接受不必要的活檢造成的危害不值一提。”
權威醫療團體提出的建議各不相同,令婦女們及其醫生在決策時不知所措。美國頂尖癌癥中心的聯盟——美國國家綜合癌癥網絡(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建議從40歲開始,每年進行乳腺攝影篩查。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的建議是,在40歲到49歲之間每一年或兩年篩查一次,其后每年一次。
去年10月,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團體之一,美國癌癥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撤回了自己原先的建議。雖然多年來該協會一直建議從40歲開始每年進行乳腺攝影篩查,但他們現在建議從45歲到54歲之間每年篩查,其后改為每隔一年篩查一次。
癌癥協會、癌癥網絡和其他團體紛紛意識到了這種亂象,他們將于
預防服務工作組的代表亦將參會,但工作組不能在一致的聲明上署名。勒菲弗博士表示,他們只能通過發布新的指南來更改其建議。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