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中華醫學呼吸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編寫的《流行性感冒抗病毒藥物治療與預防應用中國專家共識》發表于《中華醫學雜志》上。新的共識已出,與 2011 版衛生部推出的《流行性感冒的診斷與治療指南》相比又有哪些改進呢?快來一睹究竟吧!
哪些人群需要應用抗病毒治療?
1. 普通成人患者
凡實驗室病原學確認或高度懷疑流感、且有并發癥高危因素的成人患者,不論基礎疾病、流感疫苗免疫狀態以及流感病情嚴重程度,都應當在發病 48 小時內給予治療。需要住院的成人,發病 48 小時后標本流感病毒檢測陽性,亦推薦應用抗病毒藥物治療。
2. 嬰幼兒患者
兒童與成人相比,更易并發喉炎、氣管炎、肺炎等多種感染,故其抗病毒治療也宜盡早應用,需要注意其用藥劑量與成人不同,但療程相同。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推薦所有嬰幼兒及兒童患者口服奧司他韋治療,<1 歲患者奧司他韋推薦口服劑量為 3 mg/kg,2 次 /d。
3. 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往往是共病的,老年人多伴有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等基礎疾病。因此患者病情多較重且進展快,肺炎發生率高,所以老年人確診或疑似流感時,應盡早開始抗病毒治療。
4. 重癥患者
對于重癥患者、有并發癥或疾病發生發展的患者、高危患者、住院患者,在流感癥狀出現 48 h 內啟動抗病毒治療獲益最大。重癥或并發其他疾病的住院患者,推薦口服奧司他韋或靜脈帕拉米韋治療。一些專家推薦,免疫低下的患者和重癥住院患者可使用大劑量奧司他韋,但目前尚存爭議。
除此之外還有妊娠和產后 2 周的患者,需要及時給予抗病毒治療。這可能顛覆了很多人的固有認識。實際上,妊娠期女性 2 d 內未行抗病毒治療,其病死率明顯增加。反之,目前尚無證據表明,給予抗病毒治療(奧司他韋或扎那米韋),會導致不良妊娠結局,如胎兒畸形、早產、低出生體重等。
哪些抗病毒藥物可以用?
1. 神經氨酸酶抑制劑
神經氨酸酶抑制劑的作用機制,是阻止病毒由被感染細胞釋放和入侵鄰近細胞,通過這種方式減少病毒在體內的復制,對甲、乙型流感均具活性。在我國上市的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有兩個品種:即奧司他韋和扎那米韋。
奧司他韋
有研究表明,奧司他韋可使流感患者的病程縮短 30%,病情嚴重程度減輕 38%,若在發病 48 h 內使用,患者的病死率可降低 50%。對于流感患者奧司他韋的藥物用法及用量,可參考下表:
而新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性肺炎臨床研究結果建議:
對體重 40~78 kg 的患者使用標準劑量的奧司他韋(75 mg/kg,2 次 /d),而對于體重≥79 kg 的患者,使用高劑量(150 mg/kg,2 次 /d)。且在 WHO 新甲型 H1N1 流感藥物治療指南,對于初始表現為重癥或病情開始惡化的患者,推薦盡早開始奧司他韋治療。
扎那米韋
扎那米韋無口服劑型,一般吸入給藥,藥物直接進入呼吸道。扎那米韋可使成人流感患者癥狀縮短 0.6 d,但是不減少肺炎的發生率,WHO 指南推薦,在沒有奧司他韋或不能使用奧司他韋時候,重癥或者疾病進展患者給予扎那米韋吸入治療,
帕拉米韋
口服吸收迅速,用藥后 2~4 h 可達到最大血漿濃度,并從腎臟清除。臨床研究表明,對于季節流感,靜注帕拉米韋 300 mg 或 600 mg 的療效非劣于口服奧司他韋治療,嚴重不良反應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WHO 新甲型 H1N1 流感藥物治療指南推薦,帕拉米韋可作為奧司他韋和扎那米韋的替代推薦。
2. M2 離子通道阻滯劑
代表藥物: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M2 離子通道阻滯劑是通過阻滯 M2 離子通道,從而抑制病毒復制,但僅對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3. 非核苷類抗病毒藥物
代表藥物:阿比朵爾。非核苷類抗病毒藥物是一種廣譜抗病毒藥物,通過抑制病毒復制早期膜融合發揮抗病毒作用。藥物用法:口服 200 mg/ 次,3 次 /d,療程 5~10 d,可以較少流感病程 1.7~2.65 d。但 WHO 指南尚不推薦。
小結
研究證明,流感患者早期使用抗病毒藥物,更能顯著緩解流感癥狀、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和病死率。推薦使用的抗流感藥物為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奧司他韋為一線推薦,扎那米韋和帕拉米韋可作為替代選擇。
本文整理自《流行性感冒抗病毒藥物治療與預防應用中國專家共識》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