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花黃,瘋子忙”,春季是各類精神疾病的高發期。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各類精神障礙患者數量在1億以上。按2014年末中國內地人口13.68億推測,中國內地精神分裂癥患者約有1780萬。盡管2/3的患者需住院治療,但僅有一半的精神分裂癥患者獲得治療。在日前舉行的精神分裂癥全病程管理論壇上,專家表示,精神分裂癥是一種高復發率、高致殘率的慢性遷延性疾病,藥物治療是目前的主要手段,治療應系統而規范,強調早期、足量、足療程,千萬不可中斷治療,否則復發風險是持續藥物治療者的5倍。會上,全國首部反映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和治療的公益微電影《Doctor S》首映。
現狀
五成患者未獲得治療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常見的、病因尚未完全闡明的精神類疾病。多發于青壯年,15~45歲最為常見,病程多冗長,達數月至數十年,甚至持續終身。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精神分裂癥的終身患病率大概為3.8%。~8.4%。,美國的研究顯示終身患病率高達13%。。按2014年末中國內地人口13.68億推測,中國內地精神分裂癥患者約有1780萬。盡管2/3的患者需住院治療,但僅有一半的精神分裂癥患者獲得治療,約900萬患者沒有得到治療。
2013年8月發表在《Lancet》上的研究顯示,2010年精神疾病導致全球23.2萬人死亡,是導致死亡和疾病的第5大原因,是導致非致命性疾病的首要原因。精神疾病所導致的全球死亡和疾病負擔要高于HIV/AIDS、結核病、糖尿病及交通傷害。
發病
三原因易誘發精神分裂癥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神經精神研究所所長王高華教授介紹,精神分裂癥的發病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
1.生物學因素:即患者本身的因素,通常跟性格、個人的社會適應性等有關。調查顯示,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50%~60%在得病前具有某種特殊的個性特征,表現為孤僻、沖動、內向、多疑敏感、好想入非非等。
2.心理學因素:即外界因素,一般認為生活事件可誘發精神分裂癥,如失學、失戀、學習緊張、家庭糾紛、夫妻不和、意外事故等均對發病有一定影響。
3.社會學因素: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如果患者在遇到一些突發事件時,家庭、社會能給予及時關心、幫助,可能會阻止患者發病,反之則會加劇發病。
另外,王高華表示,由于精神分裂癥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因此不能說其具有遺傳性,但臨床確實發現,病人家屬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得多,并且血緣關系越近,發病率越高。相關調查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家庭成員中,精神病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6.2倍。父母雙方均患精神分裂癥者,其子女患病率為35%~68%。
治療
“陽性”癥狀需早期干預
據悉,在21世界中國疾病負擔問題研討會上,精神疾病已被列為疾病負擔的第一位。國內的研究顯示大多數農村精神分裂癥患者由于經濟因素以及認識不足,接受治療的比例低,未治療者中,已經成為精神殘疾者占82.7%,其中重度占14.7%,極重度占53.5%,可見形勢十分嚴峻。
藥物治療是目前精神分裂癥治療的主要手段,藥物治療應系統而規范,強調早期、足量、足療程。深圳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深圳康寧醫院院長、深圳市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劉鐵榜教授介紹,具體來說,規范治療主要包括四點:
一是盡早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表現為妄想、幻覺等明顯的精神病性癥狀稱為“陽性癥狀”;情感淡漠、社交退縮等精神衰退癥狀稱為“陰性癥狀”。當陽性癥狀很突出活躍時,預示著疾病處于早期、急性期階段,應抓緊時機積極治療,以爭取良好的治療效果。
二是以精神專科治療為主,其他科如中醫科、心理科等治療為輔。
三是以藥物治療為主,心理疏導、社會安撫等為輔。
四是要遵守藥物治療守則,包括用量要夠、時間要足。一般來說,如果是初次發病,急性期治療需耗時4~6周,繼續治療期一般是3個月,維持治療期是1~2年,“總的來說,第一次發病,一般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治療,如果是第二次發病,則需要治療5年時間,第三次發病則要終身治療。所以,越早開始治療,治療時間越短,效果也越好。”
提醒
治療中斷易致高復發
同時,精神分裂癥又是一種高復發率、高致殘率的疾病。研究表明,我國精神分裂癥患者1年復發率是40.8%,5年內的復發率超過80%,中斷藥物治療者的復發風險是持續藥物治療者的5倍。專家表示,高復發是精神分裂癥治療中的主要難題和挑戰,從急性期到維持期的持續有效治療是降低復發的關鍵。
王高華指出,復發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兩方面:1.加重大腦功能的永久性損害,患者的認知功能和社會功能會逐步下降。2.復發造成的頻繁入院和更長的住院時間使得患者對治療的抵觸情緒加重,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更大的經濟負擔。當然,疾病的復發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藥物依從性差導致的復發占43%。
“絕大多數精神疾病通過藥物控制能達到很好的療效,雖不能根除,但經過治療可以穩定,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勞動能力基本都能恢復到病前水平。”王高華表示,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強調積極有效的心理疏導以及家庭社會環境的干預也非常重要。
小貼士
如何及早發現精神分裂癥患者?
許多精神分裂癥患者在出現明顯癥狀發作前,就可能已經出現了前驅癥狀,家屬和親友如何通過患者的日常表現來鑒別呢?劉鐵榜表示,三個方面有助判斷:
1.有別于過去。就是說患者跟過去判若兩人,性格發生很大變化,如:一向活潑開朗的人,突然變得不喜歡與人交談、交往,喜靜不喜動,沉默寡言,不關心周圍發生的事情,生活懶散不注意個人衛生等。過去溫和沉靜的人,突然變得蠻不講理,為一點小事大發脾氣,暴躁或變得疑心重重等。這些都是性格改變的癥狀,可能是精神分裂癥的前驅癥狀。
2.有別于他人。就是說跟周圍的人、跟大家認可的行為準則有很大的差異。比如在很嚴肅的會議場合,大家都在認真聽講,只有他大聲喧嘩;在葬禮上,大家都很悲傷,他卻興高采烈、哈哈大笑等。
3.有人格分裂傾向。就是說自身的想法、情緒跟實際行動完全不是一回事,想的和做的完全不一致,甚至很對立,或者自己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等,就需要特別注意。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