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喬治亞大學
總結
據一個研究組報告,缺乏維生素D不僅有害于身體健康,而且還影響心理健康。該研究組發現了季節性情緒失調和缺乏陽光的關系。
據一個研究組報告,缺乏維生素D不僅有害于身體健康,而且還影響心理健康。該研究組發現了季節性情緒失調,或稱為SAD和缺乏陽光的關系。
“維生素D不僅僅是影響季節性情緒失調的眾多因素之一,而且還可能在季節性情緒失調的發展過程中起著調節作用,”喬治亞大學教育學院的艾倫斯圖爾特說。
佐治亞大學,匹茲堡大學和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進行了一項國際聯合研究,于2014年11月在《醫學假說》雜志上報告了研究結果。
昆士蘭科技大學的斯圖爾特和邁克爾柯木林對100多篇文章進行了調查,發現了維生素D和季節性抑郁的關系。
“人們相信季節性情緒失調依據地理位置不同,而影響了多達10%的人口,是一種與季節性變化有關的抑郁癥,”咨詢和人類發展服務系的副教授斯圖爾特說。
“患有季節性情緒失調的人每年都有相同的癥狀,秋季發病,一直延續到冬季。”
斯圖爾特說,根據團隊的調查,維生素D可能會加劇季節性抑郁。
“我們相信季節性抑郁的產生有好多原因,包括維生素D水平在人體內季節性波動,而且與季節性可獲得陽光有直接的關系,”他說。“例如,研究表明,紫外輻射強度達到頂峰之后延遲大約8周才會出現季節性情緒失調,這與人體將紫外輻射納入維生素D的時間相關。
據研究人員說,維生素D也涉及到了血清素和多巴胺的合成,這兩種化學品都和抑郁癥有關。
“有證據表明,低水平的多巴胺和血清素與抑郁有關,所以低水平的維生素D和抑郁癥狀有關系,這是合乎邏輯的,”昆士蘭癌癥委員會的癌癥預防研究教授柯木林說。
“研究也發現抑郁癥患者通常有低水平的維生素D。”
據研究人員說,維生素D水平隨著皮膚的色素沉著而變化,黑色皮膚的人們體內的維生素水平很低。
“所以表明皮膚色素沉著程度大的人們可能不僅有著缺乏維生素D的危險,而且身體和精神上都存在風險,”他說。
柯木林是昆士蘭科技大學國家衛生和醫學研究委員會中心陽光健康卓越研究的負責人,他說,充足的維生素D水平對于保持骨骼健康是很必要的,而成人缺乏維生素會患上軟骨病,兒童缺乏維生素D會患上佝僂病。美國醫學研究所推薦每升含有50多毫微摩爾的維生素D。
“我們現在所知,有足夠的跡象表明,維持足夠的維生素D水平對于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況也非常重要,”柯木林說。”大多數人每天在陽光下暴露幾分鐘,對于維持足夠的維生素D水平應該是充足的。”
“昆士蘭是澳大利亞為人所熟知的陽光之洲,但并不是說所有的昆士蘭人體內都有足夠的維生素D,”柯木林說。“這一研究在國際上也是很重要的,因為不管你生活在哪,低水平的維生素D都是一個健康問題。”
故事來源:
以上故事是根據喬治亞大學提供的材料編輯的。注意:這些材料可能為內容和長度而編輯。
參考雜志:
Alan E. Stewart, Kathryn A. Roecklein, Susan Tanner, Michael G. Kimlin. Possible contributions of skin pigmentation and vitamin D in a polyfactorial model of 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Medical Hypotheses, 2014; 83 (5): 517 DOI: 10.1016/j.mehy.2014.09.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