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腸道中的細菌不僅影響機體健康,還事關腰圍尺寸。腸道細菌除了幫助消化,還與神經系統、內分泌和免疫系統密切相關。
腸道細菌能夠預警糖尿病和肥胖癥的患病風險
微生物學界最新發現,寄生于人體消化道中的細菌能夠更好地預測2型糖尿病,優于常規使用的BMI(體重指數)。還有研究認為,腸道細菌作為肥胖癥預測標記物,比基因檢測更準確。
保持消化系統健康能確保你身材苗條,更好的對抗肥胖、炎癥和糖尿病。不必計算卡路里來控制體重了,每餐進發酵食物改善體內微生態狀況,足以保持健康的理想體重。
體重增減關鍵在腸道。
調控人體血糖水平和免疫系統細胞的激素主要應答對象:消化道中的細菌。多年來研究證明:
1、身材苗條的人,體內僅有一種細菌,肥胖者還存在別的細菌。
2、大鼠試驗中,取決于其腸道接種的不同細菌,體重要么增加,要么保持穩定,結果都可預測。
關鍵意義:減少卡路里、健身房里揮汗如雨的回報只是暫時的,但更多的情況下,體重增減取決于腸道細菌。
同樣,腸道細菌與炎癥密切相關。
科內爾大學搞了一項耗時9個月的研究,由91名芬蘭女性提供大便樣本。研究人員驚奇地發現,一個臨產婦女的腸道細菌發生了遷移,讓人印象深刻。
研究者還發現,懷孕1到3個月的婦女,其胃腸道細菌狀況與代謝綜合征的病人相似。
代謝綜合征是一組具有心臟病和糖尿病風險的癥候群:
1、肥胖癥
2、高血壓
3、高血糖
4、炎癥
研究者對孕期婦女體內微生態作進一步研究后發現,與肥胖癥和懷孕期關系密切的細菌,同樣也與炎癥相關聯。
有一些菌群,特別是變形桿菌,孕期三個月的婦女更常見。
因為變形桿菌與腸道感染性疾病相關,此菌出現不是好現象。與預測相同,科學家們檢測了孕期志愿者炎癥標記物水平,孕期三個月的婦女更多。
接下來的研究是,科學家不確定是細菌引起了炎癥,還是炎癥影響了腸道微生態,他們給無菌的大鼠移植了孕期婦女腸道細菌,兩周后的結果:
1、體重增加
2、血糖升高
3、炎癥標記物水平升高
兩種疾病預防原則:攝取發酵食品,管理體內微生態
談到疾病,要記住兩點:
1、腸道細菌影響到的最常見疾病是肥胖癥、炎癥和高血壓。
2、你攝入的食物可影響到自己的腸道微生態。
如果你拘泥于攝入“正確”食物,要記住,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都有不同的飲食需求,特定的食物能夠保持體內微生態平衡。
在The Body Ecology,我們提供一系列發酵食品,如培植蔬菜和益生菌飲料如可可水等,這些發酵食品可以讓腸道獲得益生菌,保持體內微生態健康。記住:
1、發酵食品比益生菌補充更有效。
2、發酵食品會促使你改變飲食結構,如減少糖和面粉精加 工。
3、發酵食品接近天然食品,口味更佳,營養更豐富。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