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成都市政府新聞辦獲悉,在成都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市發改委、市衛生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中醫管理局等五部門,本月聯合出臺《成都市全科醫生執業方式和服務模式改革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大力試點改革全科醫生執業方式和服務模式,在2014年建立2200支以全科醫生為骨干、滿足轄區居民需求的全科醫生團隊,試點期內將爭取實現全市22%家庭的簽約覆蓋率,初步建立“基層首診”的就醫模式……使市民逐步享受全科醫生團隊提供的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
市民健康問題先由全科醫生首診
市衛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前是一個醫生對應一個病人,現在則是嘗試全科醫生團隊對應病人,實現對居民全程全面綜合的健康管理和干預,將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結合起來。根據全科醫生制度,市民健康問題首先由全科醫生首診、分診。病情不嚴重者由全科醫生處理;病情嚴重者被送往上一級的醫療機構,進而緩解因醫療資源過度集中而導致的看病難的問題。
《方案》提出積極推廣的“基層首診”、“轉診確認”制度,將制定鼓勵以家庭為單位簽約服務的參保人員通過基層首診及轉診到醫院的政策措施,如兒童及中小學生因病情需要經全科醫生轉診的,住院報銷比例提高5%等。
市醫改辦有關負責人稱,屆時還將在醫保支付方面進行改革,探索適合全科醫生制度的新型支付方式,為初步建立“基層首診”就醫模式提供保障。
成都對全科醫生從業資質的認定主要分為三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務人員取得全科醫生資格后,執業地點仍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上級醫療機構的專科醫生和取得全科醫生資格的醫務人員,可采取多點執業的方式,通過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簽訂服務協議;社會上取得全科醫生資格的醫務人員,可經審批后獨立開辦個體診所或與他人聯合開辦合伙診所,并通過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簽訂服務協議。
青羊區嘗試5年全科醫生隊伍達62支
青羊區2009年在轄區內開展全科醫生執業方式和服務模式,發展到現在,11家服務中心共有62支隊伍、199人,簽約的戶數比例占到21%。
“開始嘗試成為全科醫生時,很不適應這種轉變。”新華少城社區衛生中心的全科主任蔡正華說,以前當內科醫生時,只需要在醫院等病人看病,當全科醫生后反而要主動上門找病人,還要實時跟進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心里產生了落差,工作也變得更多更重。”最讓她接受不了的是,因為初期居民對全科醫生的不理解,而遭受到的閉門羹和白眼。
一次次解釋后,居民們開始接受這種新型模式。“他們自己算好復診的日子,遇到突發問題愿意和我交流。對于行動不便的居民,一個電話能找到醫生上門幫忙。”蔡正華說,多年相處下來和居民們成了朋友,“他們的健康就是我的職業驕傲和動力。”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