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改雖然尚未建立起合理的醫生執業制度,但伴隨著相關改革的推進和討論,公立醫院現行的體制機制所存在的問題卻越來越清楚地暴露出來。
醫生也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自身在現有體制下所處地位的不合理: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尤其是以藥補醫機制的長期存在,更是淹沒了醫生的勞動價值,甚至傷害了整個醫生職業的榮譽和尊嚴。
積極的一面是,改革雖尚未促成制度的根本改變,但卻促成了越來越多醫生自我意識的覺醒。走出體制或者充分運用新興技術為更多的患者服務、更大程度實現醫生職業的價值,正在成為越來越多擁有超前意識醫生的選擇,而且他們正在起到引領的作用。
走出協和、加盟美中宜和“創業”的急診女超人于鶯在一次接受采訪時就曾經提到,真的有外地醫生在看到她離開協和的舉動后,也將跳出體制的想法付諸實踐。于鶯說:“出來的時候會發現選擇的余地越來越多,在體制內55歲就可以退休了,但是出來以后會發現也許70歲還能開養老院。”
雖然像于鶯、龔曉明、李陶、宋冬雷這樣的人仍然不多,但的確有越來越多的醫生正在加入他們的行列。而且,隨著社會資本辦醫形勢的日漸火爆,也在給醫生走出體制創造越來越好的條件。
相比公立醫院的壟斷地位,社會資本辦醫在醫療服務市場當中仍然顯得十分弱小。但社會資本辦醫的興起,卻逐漸凸顯了醫生資源的重要和稀缺。或者更具體地說,市場機制已經在重新評估醫生的價值。
這在某種程度上打破了公立醫院對醫生價值的評價體系,也使現有的用人機制難以為繼,亟待改革。
進入2014年,醫生執業體制的完善有了一個很好的開頭。年初,國家衛生計生委就公布了《關于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取消多點執業地點地域和數量的限制,以及兩道審批程序,僅需“征得其第一執業地點的書面同意”。實際上,后來北京正式實施的多點執業新政也與此大體類似。國務院在2014年醫改的重點工作當中也明確提出,“加快推進醫師多點執業”,并明確提出時間表,9月底前出臺推進醫師多點執業的意見。
眼看金色的9月即將來臨,中國醫生在這個秋天是否會有自己的收獲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