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陜西、新疆三地均明確執行第十批國采藥品中選結果的時間,北京、新疆均定于2025年4月30日,而北京則是4月26日起執行。
集采“三進”帶來的政策推動力
除了規則在優化之外,集采的另一個方向是下沉基層,也就是集采“三進”,進村衛生室、進民營醫療機構、進零售藥店。也就是說,集采成果向更加廣闊的終端進發,企業應當密切關注政策帶來的推動力,順應政策,下沉基層及零售藥店。
從各省集采"三進"方案可見,政策著力于擴大集采藥品在基層的覆蓋范圍,通過差異化配置標準和價格機制平衡可及性與可持續性。
在藥品品種選擇上,普遍聚焦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等慢性病用藥,其中江西、陜西、湖南等地明確要求優先配備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治療藥物,河南則強調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銜接。
江西、陜西、湖南通過動態更新推薦目錄引導藥品配備方向,重慶、新疆采用統一清單管理模式提高執行效率。
配備數量呈現階梯化特征:零售藥店普遍要求配備50種以上(湖南連鎖藥店達60種),綜合型民營醫療機構參照藥店標準,專科機構和村衛生室則降至20種。這種分類管理既考慮基層用藥需求,也兼顧機構承載能力。
采購方式上,除河南對基層醫療機構實施強制參與外,多數省份采取自愿原則,但通過平臺直供、標識優先等激勵措施提升參與率。
價格機制設計體現靈活性。零售藥店在中選價基礎上可加價銷售(江西、湖南限定15%以內,重慶、山東未設上限但鼓勵零差率),而村衛生室和納入一體化管理的醫療機構嚴格執行零差率政策。
陜西、重慶等地要求雙標簽公示中選價與零售價,湖北試點地區推行價格承諾制,這些措施強化了價格透明度監管。
值得關注的是,湖南、重慶已將集采藥品線上銷售納入管理范疇,要求線上線下同價并明確標識,順應"互聯網+醫療"發展趨勢。
政策推進中存在區域協同需求。如江西、陜西、湖南均采用"推薦目錄+自主選擇"模式,但目錄更新標準尚未統一;山東、湖北要求市級統籌確定藥品品種,可能產生省內區域差異。
未來需加強省際間目錄互認、數據共享等機制建設,進一步降低企業跨區域供應成本,推動集采藥品在基層市場的規模化落地。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