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5 日上午 9 點,ADC 企業映恩生物將在港交所正式上市。本次 IPO 發行定價范圍 94.60 港元/股~103.20 港元/股,發行市值預計為 78.68 億港元至 85.84 億港元(按總股本計算)。
映恩本次 IPO 認購相當火爆,募資總額為 2.1 億美元(約合 15.4 億元),刷新了 2022 年以來港股 18A 生物科技公司的融資記錄。而且,還吸引了 15 家國內外的基石投資者,合計認購 6500 萬美元。尤其是昨日的暗盤交易中,股價曾一度大漲 80%。
是什么讓映恩成為了 ADC 賽道的黑馬,并造就了如此火爆的現象級 IPO 呢?
豪華的高管陣容
映恩生物成立于 2019 年,主要研發創新抗體偶聯藥物(ADC),用于治療癌癥、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目前,映恩已打造一條包括十多款 ADC 的產品管線。成立短短五年多就取得如此多的成就,和其強大的高管團隊密不可分。
映恩的創始人、CEO 是朱忠遠博士。他曾是一名投資人,在醫藥創業及投資方面擁有逾 20 年的經驗,曾在基石藥業、榮昌生物、甘李藥業、華大基因的孵化和成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朱忠遠博士的科學背景與創業判斷和遠見,對于映恩的戰略制定和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邱楊博士是映恩的首席科學官,主要負責管線項目戰略。她曾在 MNC 擁有超過 20 年的藥物發現與轉化醫學經驗。在加入映恩之前,她曾擔任第一三共跨 ADC 部門組織的聯合主席與轉化醫學高級總監,是多種創新 ADC 產品開發的主要貢獻者。
今年 4 月剛加入映恩的牟驊博士是該公司的全球首席醫學官,他在藥物研究、轉化醫學和臨床開發方面擁有數十年的全球經驗,曾在 Genentech、藥明康德、先聲藥業或其各自的附屬公司等任職。在加入映恩之前,他曾在 Zenas BioPharma 任 CEO、臨任首席醫療官以及中國區總裁。
映恩的首席醫學官顧薇女士和高級副總裁兼藥物發現負責人花海清博士來頭也不小。顧薇曾在勃林格殷格翰、阿斯利康、百時美施貴寶等知名藥企任職,擁有超過十年的全球臨床開發專業;花海清曾在翰森制藥、禮來中國任職,在藥物發現及 CMC 開發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和領導力。
此外,映恩還組建了由 Antoine Yver 博士、Pasi Jänne 博士以及蘇嶺博士等國際知名專家組成的科學顧問委員會。Yver 博士擁有超過 34 年的醫藥經驗,曾擔任過第一三共執行副總裁、腫瘤研發全球負責人以及癌癥事業部主席。Jänne 博士擁有 25 年的腫瘤藥物早期臨床開發及轉化研究經驗。而蘇嶺博士則在藥品監管和臨床開發方面擁有 30 多年的經驗。
坐擁豪華的研發團隊和科學顧問陣容,映恩在 IPO 之前就已獲得眾多領先醫療健康投資機構的青睞,包括禮來亞洲基金、King Star Med、阿斯利康中金基金、Yinglian Investment 及 Golden Sword。
在本次 IPO 招股中, 映恩更是吸引了 15 名基石投資者的 6500 萬美元認購。投資者包括 BioNTech、LAV Star 、Lake Bleu Prime、Lake Bleu Innovation、TruMed、富國香港、富國基金、易方達基金、易方達香港、匯添富基金、盤京港景投資基金、MY Asian、EMHCP、WWHCP、蘇州蘇創。
這種龐大的基石投資者陣容在近兩年的港股 IPO 中并不多見,反映了資本市場對于映恩的長期看好和堅定信心。
四大技術平臺領航
12 款 ADC 管線強勢出擊
對于 ADC 公司,技術平臺是核心。映恩的核心資產是其四個創新 ADC 技術平臺,包括:免疫毒素抗體偶聯平臺 (DITAC)、創新雙特異性抗體偶聯平臺 (DIBAC)、免疫調節抗體偶聯平臺 (DIMAC) 和有效載荷抗體偶聯平臺 (DUPAC)。
基于這些平臺,映恩已開發了 12 款 ADC 候選藥物,其中 7 款已進入臨床階段。這些新一代 ADC 可通過協同和組合效應,提高映恩在 ADC 領域的競爭力。
DITAC 是基于拓撲異構酶抑制劑的 ADC 平臺,也是映恩最核心、最領先的 ADC 平臺,貢獻了映恩大部分的管線。與非拓撲異構酶 ADC 相比,基于拓撲異構酶抑制劑的 ADC 已顯示出寬廣的治療窗口,可改善療效及安全性,是當前 ADC 研發的熱點。
映恩基于 DITAC 平臺開發的管線中,有 5 款已進入臨床,它們都是單特異性 ADC,其中包括映恩的兩款核心產品 DB-1303(BNT323)和 DB-1311(BNT324)。
DB-1303 是一款 HER2 ADC,擬用于治療 HER2 表達子宮內膜癌、HER2 低表達乳腺癌、HER2+乳腺癌等適應癥。 DB-1303 的首發適應癥差異化選擇了尚無 HER2 ADC 獲批的子宮內膜癌,目前在 Ⅲ 期階段,有望成為首個拿下子宮內膜癌的國產 HER2 ADC。
DB-1311 是一款 B7-H3 ADC,擬用于治療小細胞肺癌(SCLC)、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及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全球尚無 B7-H3 ADC 獲批上市。DB-1311 正在開展Ⅰ/Ⅱ期注冊研究,并已獲 FDA 授予治療 CRPC 患者的快速通道資格,以及治療 ESCC、SCLC 的孤兒藥資格。
映恩還有三款基于 DITAC 平臺開發的 ADC 已進入臨床階段,分別為HER3 ADC 藥物 DB-1310、TROP2 ADC 藥物 DB-1305、B7-H4 ADC 藥物 DB-1312。
映恩的 DIBAC 平臺主要用于開發創新雙特異性抗體偶聯藥物。與傳統的單特異性 ADC 及聯合療法相比,雙特異性 ADC 可在單藥中整合兩個不同的結合位點,因而有望實現更好的療效。
基于 DIBAC 平臺,映恩開發了三款雙特異性 ADC。其中研究進度最快的是 DB-1419,它是目前全球唯一一款 B7-H3xPD-L1 雙特異性 ADC,正在實體瘤 Ⅰ 期階段。此外,映恩還開發了 EGFR x HER3 雙特異性 ADC DB-1418,以及 DB-1421,目前在臨床前階段。
在腫瘤領域,映恩還有一個有效載荷抗體偶聯平臺——DUPAC。DUPAC 平臺主要用于開發優于傳統細胞毒性藥物、且具有新型作用機制的連接子-有效載荷復合物的 ADC,以應對耐藥性以及難治性腫瘤。映恩目前公開了一款基于該平臺開發的管線 DB-1316,擬單藥治療實體瘤。
在 ADC 自免領域,映恩也有布局。其開發的 DIMAC 平臺搭載了映恩專有的免疫調節有效載荷,主要用于開發針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 ADC。基于此平臺,映恩開發了一款 BDCA2 ADC 管線 DB-2304,擬用于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膚型紅斑狼瘡,正在 Ⅰ 期階段。
引進與授權并行
License-out 交易總額超 60 億美元
根據招股書,合作是映恩加快其產品管線的一個重要策略。一方面,其會選擇從外部引進有潛力的抗體產品,然后基于自己的 ADC 平臺快速將其開發成 ADC 候選藥物;另一方面,對于開發出來的 ADC 管線,通過 License-out 授權與合作伙伴一起,加速其全球研發進程。
映恩曾先后從北京先通引進了 HER3 單抗、HER3 雙特異性和多特異性抗體,并基于這些抗體開發了 HER3 ADC 管線 DB-1310 和 EGFRxHER3 雙特異性抗體 ADC 管線 DB-1418。
此外,映恩還從達石藥業引進了其 B7-H3xPD-L1 雙特異性抗體,并基于該雙抗開發了 B7-H3xPD-L1 雙特異性抗體 ADC 管線 DB-1419。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