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2013年中國中藥飲片加工和中成藥制造的工業主營收入都同比增長超過20%,然而16日在吉林敦化落幕的第二屆中國延邊醫藥健康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資本聯動、創新發展”和“實現轉型”仍是中國9位“頂尖”中醫藥專家口中出現頻率最高的關鍵詞。
從1992年國務院發布《中藥品種保護條例》以來,中藥產業作為中國特色的醫藥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廣受世人矚目: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人民幣的中藥大品種從1994年的2個迅速拓展到2012年的350個。在全球藥品市場進入低速增長區間的時候,中藥產業依然在中國獨領風騷。
但來自工信部的分析報告顯示,因為受到近年大規模固定資產投資影響,中藥企業的成本費用正不斷上升;原料藥產能短時間難以削減,預計多數產品難以走出價格低谷;此外,由于2014年是藥品招標采購相對密集的年份,招標采購價格呈繼續下降趨勢;一些東部省份企業的發展,也正受到環境和資源的束縛和考驗。
讓中藥專家頭疼不僅有“內憂”,更有“外患”:因為在原料來源、藥效機理、靶向原理等方面長期缺乏循證依據,增大了中國中藥走向世界的難度。
目前,中國尚未有一例治療性藥品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批準;英國也已從今年開始在境內全面禁售中藥;世界衛生組織甚至有報告稱,“中國的中藥出口額僅占全球的3%到5%,不及近鄰韓國和日本”。
“中藥人思考產業轉型,與其說是‘未雨綢繆’,倒不如說是‘窮極思變’。”中國中藥協會藥物臨床評價研究專委會副秘書長黃敏說,一旦中國醫保支付呈現按病種付費、按醫保支付能力定價、第三方支付等趨勢,那么一些找不到對應病種的中醫藥飲片、注射劑肯定會出現降價潮,如果大多數中藥大品種都進入不了未來的中國醫保,那么中藥產業很快將迎來“生死時刻”。
從2013年開始,中國中藥行業正悄然發生變化,為了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醫藥行業內部兼并重組活躍,“很多優勢企業將兼并重組作為企業做大做強的重要途徑,特別是一些上市公司借助資本市場融資功能,通過并購實現快速增長。”中國醫藥行業協會副會長段繼東說。
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中國國內藥企間共發生并購150起以上,交易金額350億元以上。
除去通過兼并重組改善企業產品結構之外,對市場銷售額高、臨床價值大、市場價值高的中藥大品種實現“二次開發”也成為引領中藥行業發展創新的另一個重要策略。
在天津市,多個現代中藥研發生產相關技術平臺相繼建立,其中藥現代化綜合實力迅猛增長;在擁有2790種藥用生物資源的“醫藥大省”吉林省,其先后投入科研經費1.66億元,帶動企業投入19.5億元,支持了64個醫藥大品種開展二次開發。2013年,這64個品種實現銷售產值近200億元,投入產出比為1:9。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醫藥行業占國民經濟和資本市場的比重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中國擁有幾處類似于長白山這樣的天然藥材寶庫,良好的資源優勢也是我們搞好產業的關鍵所在。”中國中藥協會秘書長王桂華說。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