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空間太薄,造成低價藥難求,這種現象在全國各地普遍存在。為保證低價藥的市場供應,今年5月8日,國家發改委取消了1100多個低價藥藥品劑型的最高限價,其中包括280種低價西藥和250種低價中成藥,將近三個月過去了,昨日,記者走訪發現,部分低價藥依然不太好買。
走訪部分低價藥在市場上依然難尋
昨日,記者來到位于定鼎路上的一家藥店,當記者表示要買降脂靈片時,工作人員查詢后說,沒有這個藥。隨后,記者又表示想買四環素,工作人員也說沒有,而這兩種藥均在國家發改委取消低價藥最高限價的目錄中。
隨后,記者又走訪了三家藥店,也沒有找到這兩種藥,在西工區一家大藥房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兩年都沒有賣過降脂靈片,具體啥原因,我們也不太清楚。”但也并非所有的低價藥都不好買,環丙沙星、甲硝唑等低價藥在藥店一般都有銷售。
對于部分廉價藥的消失,市民趙女士也有所感觸。腸胃不太好的她經常吃保濟丸,一盒也就五六塊錢,近幾年,她感覺保濟丸比之前難買了許多。“以前幾乎每家藥店都有,現在有的藥房經常缺貨甚至買不到。”趙女士說,現在就只能用其他貴一點的胃藥替代。
探因藥品加成、市場競爭等因素影響低價藥銷售
“造成低價藥難買的主要原因還是醫藥生產企業利潤太薄,不愿意生產。”一家藥房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藥房,為了保證低價藥的銷售,他們已經把低價藥銷售量作為考核的一項指標,目前,他們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貨源問題。
那么,此次國家取消低價藥最高限價的措施,是否有效果呢?“我感覺效果并不明顯,或者說,還沒有在終端市場表現出來。”該藥房負責人表示。
對于其中的原因,該負責人分析道,一方面,政策出臺僅有三個月,從藥品生產到銷售需要一定的過程;其次,即便取消了最高限價,但低價藥漲價空間有限,所以企業生產的積極性很難保證。
但在采訪中,記者也了解到,其中的原因,并非只是低價藥利潤低這么簡單。
曾做過兩年醫藥代表的李先生告訴記者,雖然低價藥利潤較低,但利潤低不代表沒利潤,作為低價藥,走的是“以量取勝”的路線,企業的積極性不高,與銷售環節存在的問題有關。
李先生說,藥品在醫院銷售中大多存在“藥品加成”的現象,醫院可以從中賺錢。不僅如此,有些醫藥代表為了促進銷售,還會私下和醫生以及藥房的銷售人員達成“私下協議”,按比例“提成”,這樣一來,相對于價格較貴的藥品,薄利的低價藥就不具備“提成”優勢,低價藥的銷售也就沒有優勢。
觀點保證低價藥生產需要完善相關政策
昨日,記者聯系到洛陽市一家醫藥生產企業。該企業一從事銷售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企業大約生產了20種低價藥,雖然國家取消了低價藥的最高限價,但目前,他們仍處于觀望態度,暫時沒有擴大生產的計劃。
除了上述原因,該工作人員還提到,雖然國家出臺了取消最高限價的政策,但并沒有出臺藥品招標等一系列細則,所以,作為生產企業,他們的心里有些“沒底兒”。“最高限價取消了,如果我們漲到10塊,其他企業還是5塊,我們怎么可能有市場?”
“低價藥問題的解決不是光靠取消最高限價就能解決的,它牽涉到方方面面。”業內人士婁先生說,從部分低價藥難尋的原因可以看出,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捋順”銷售環節,這就需要不斷完善醫療政策,取消藥品加成,同時還要出臺相關配套政策,這些都是保證低價藥‘有市場’的前提。
同時,他認為,國家取消低價藥最高限價是一種“彌補”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低價藥問題,但要想根本解決,還需要更多配套措施。“如果采取政府統一采購,企業定點生產,并由政府補貼的方式,或許是一個好辦法。”婁先生說。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