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作為我國解熱鎮痛類原料藥四大產品之一的布洛芬,遭遇印度企業發起的反傾銷調查申請。此項調查申請人為印度的Shasun Pharmaceuticals Ltd.公司,涉案國家包括中國和美國。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印度反傾銷一向是一種敲山震虎的手段,意在削弱對手的競爭力。
據了解,一直以來,印度是我國布洛芬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之一,然而,受歐債危機和印度貨幣貶值因素的影響,2011年,我國對印度的布洛芬原料藥出口已經大幅下降。中國醫保商會日前已經發出預警,提醒對印度出口布洛芬的企業及時做好應對準備。
國際競爭波濤洶涌
布洛芬為芳基丙酸類抗炎解熱鎮痛抗風濕藥,其消炎、鎮痛、解熱作用顯著,不良反應較小,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目前已成為全球最暢銷的非處方藥物之一。現在布洛芬已被收入到《中國藥典》,還被收入到美國、英國、日本、歐洲等許多國家的藥典。幾十年來,布洛芬國內外市場長盛不衰,預計未來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1964年,Nicholson等研究人員成功合成出異丁苯丙酸;1969年,由Adams闡明了它的藥理作用;英國布茨(Boots)藥廠首先獲得專利權并投入工業化生產。1970年,布茨的年生產能力已達到1000噸,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布洛芬生產廠家。在布洛芬投產后的20年中,由于受工藝條件等的限制,企業生產規模普遍不大,產量不高,生產成本偏高。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西方國家相繼發明了羰基化法和1,2-轉位法合成布洛芬的新工藝,特別是羰基化法合成工藝,使整個工藝路線縮減為簡捷的3步反應,且各步驟的收率均高達95%以上。布洛芬生產規模也因此得以大幅提高,有的企業年生產規模達到3000噸以上,生產成本因此大大降低。
目前,全世界布洛芬的總生產能力已達3萬余噸,年產量為2萬余噸。自20世紀90年代起,經過多次擴產和兼并,德國巴斯夫公司的生產規模現已達到5000噸左右,成為全球主要的布洛芬生產廠商。另外,美國的Albemarle公司年生產能力為4000噸左右,美國乙基公司擁有年產3000噸的規模。這些布洛芬生產巨頭都分別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選擇和采用適合自己的工藝路線,生產規模龐大,有穩定的原料來源、合理的中間體配套能力及較高的化學工程和科學管理水平,具備綜合經濟效益和規模優勢,長期以來占據了世界布洛芬產業的主導地位。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印度醫藥工業迅速崛起,印度的Sumitra和Cheminor公司結合自身情況采用1,2-轉位法生產布洛芬,規模達到年產4000噸左右。另外,印度勞動力價格低廉,生產成本大大低于西方國家。印度的廉價布洛芬猛烈沖擊著市場,使世界上許多制藥企業不得不減產、停產。到20世紀90年代后期,印度布洛芬出口金額已達到1億多盧比,在國際市場上不斷擴大其份額。
國內藥企后來居上
我國于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研制開發布洛芬,山東新華制藥廠和陜西西北第二合成藥廠率先投入生產,以后全國又有一些制藥企業陸續加入生產行列。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布洛芬的產量很低,年產僅10余噸。
1983年和1985年,布洛芬在英國和美國的專利保護相繼到期。由于看好它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我國不少企業紛紛投資上馬布洛芬項目,全國上下掀起了一股“布洛芬熱”據不完全統計,當時全國共有150余家醫藥企業投資生產布洛芬。在1985~1990年間,全國獲得布洛芬原料藥生產批準文號的企業就多達100余家,分布在全國24個省、市、自治區。此外,還有不少化工企業也上馬生產。
當時,各生產企業的規模都不大,一般企業的年產量只有幾噸,少的更只有幾百公斤。大多數企業仍然采用落后的縮合工藝進行生產,收率低,成本高,產品沒有市場競爭力。在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全國布洛芬年產量最高時也只有百余噸,平均每家廠的產量不到1噸。1986年全國年產量為70噸,1987年仍為70噸,1988年為104噸,1989年為99噸。低價的印度布洛芬大量涌入世界市場的同時,也進入到國內市場,使我國布洛芬產業受到沉重打擊,出口量大幅減少。20世紀90年代初,全國有近百家布洛芬生產廠家被迫停產,全國總產量大幅下滑,1991年更是滑到了谷底,僅有20余噸。
面對嚴峻的市場挑戰,我國企業沒有氣餒,而是通過加大科技投入,不斷改進工藝,嚴格企業內部管理,合理擴大生產規模,努力壓縮成本,增強自身實力等措施積極應對。自1992年起,我國布洛芬產業開始走出低谷,緩慢回升,產量也在不斷增加。1992年,我國布洛芬年產量為166噸,1994年達到337噸。到20世紀末,我國布洛芬產量已達到600余噸。
以科技打贏價格戰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布洛芬生產企業積極與大專院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加大科研開發的投入,在生產工藝、技術進步等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尤其是我國企業和大專院校的科研人員針對我國國情,開發出適合我國企業實際情況的芳基1,2-轉位重排法生產工藝,并且在生產中不斷革新改造。
截至目前,我國知識產權局公開的布洛芬發明專利就有235項。布洛芬的產能和產量也進入了快速增長期。21世紀初,我國布洛芬產量為800余噸,到2005年,產量已超過3000噸,2009年產量達5000余噸,目前全國布洛芬的總生產能力已達到9000余噸,年產量達到7000余噸。我國現已成為全球市場上布洛芬的第一大生產國和出口國。現在中國生產的質優價廉的布洛芬原料藥已大量出口到印度,而印度產布洛芬則幾乎被擠出我國市場。
目前,芳基1,2-轉位重排法生產工藝是我國企業普遍采用的布洛芬合成方法。該工藝以異丁苯為起始原料,先與2-氯丙酰氯進行傅克酰化反應,再與新戊二醇進行催化縮酮反應,然后經過催化重排和水解反應等最終制得成品。
截至2012年11月份,我國共計有布洛芬原料藥生產批準文號9個,右旋布洛芬原料藥的生產批準文號1個,精氨酸布洛芬原料藥的生產批準文號1個。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