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的腳步悄然而至,寒冷的天氣讓人們更傾向于窩在溫暖的房間里。
而對于中老年人來說,這段時間身體狀況更容易受到天氣的考驗。
張阿姨最近就遇到了這樣的煩惱:她總覺得手腳冰涼,偶爾還會胃脹難受。
兒子擔憂地問:“媽,是不是最近沒吃好?”
張阿姨想了想,自己確實有點食欲不振,吃飯馬馬虎虎,連兒子送來的營養品都懶得打開。
醫生朋友提醒她:“天氣寒冷會影響脾胃功能。
尤其是中老年人,冬季飲食更要講究,既要溫暖脾胃,還得補充營養,這樣才能健康過冬。”
我們往往忽略了季節對飲食的影響。寒冷不僅僅帶來身體上的不適,還會對內臟功能尤其是腸胃產生影響。
中醫講‘冬養’,意思是通過合理的飲食幫助身體蓄積能量,御寒保暖的同時增強免疫力。
尤其對于中老年人來說,這不僅僅是養生,更是一種對健康的主動管理。
那么,寒冬季節,中老年人該吃些什么,才能既補充營養又舒適健康呢?
今天,我們精選了5道經典菜肴,既富含營養,又適合冬季食用。
它們不僅能滿足味蕾,還能幫助身體應對寒冬的挑戰,讓每一位中老年人吃得溫暖、吃得健康。
魚肉富含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適合中老年人增強體力和免疫力。
而糖醋的調味方式不僅開胃,還能幫助消化。
材料:魚塊500克,番茄醬2勺,白糖3勺,醋2勺,鹽適量,淀粉少許,食用油適量。
制作方法:
魚塊清洗干凈,用鹽腌制10分鐘,撒上一層薄薄的淀粉。
鍋中放油,燒至七成熱,將魚塊放入炸至金黃,撈出控油備用。
鍋中留底油,放入番茄醬、白糖和醋翻炒均勻,加入少量清水調成糖醋汁。
倒入炸好的魚塊,翻炒至均勻裹上醬汁即可。
小貼士:魚塊腌制時可以加入少許姜絲,既能去腥,又能增香。
糖醋汁的酸甜度可根據個人口味調整。
白菜和豆腐被稱為“平民養生搭檔”。
白菜富含維生素,具有清熱潤燥的作用,而豆腐高蛋白低脂肪,適合冬季養胃。
材料:白菜300克,老豆腐200克,姜片2片,食鹽適量,雞精少許,香油適量。
制作方法:
白菜切段,老豆腐切塊備用。
鍋中加水燒開,加入姜片和少許鹽,將豆腐焯水后撈出控干。
熱鍋加油,放入姜片爆香,再加入白菜翻炒至變軟。
倒入適量清水煮沸,加入豆腐燉煮10分鐘,最后加鹽和雞精調味,滴入香油即可。
小貼士:煮豆腐時盡量不要用力攪拌,以免破碎影響口感。
煲菜時火候不宜過大,以保持食材原味。
西蘭花含豐富維生素C,蝦仁富含優質蛋白,兩者搭配既營養又美味。
材料:西蘭花200克,蝦仁150克,蒜末少許,鹽適量,料酒少許,生抽適量。
制作方法:
西蘭花切小朵,放入鹽水中浸泡10分鐘后焯水。
蝦仁去殼洗凈,用料酒和鹽腌制10分鐘。
鍋中加油,放入蒜末爆香,加入蝦仁翻炒至變色。
倒入西蘭花,加鹽和生抽調味,翻炒均勻即可。
小貼士:西蘭花焯水后可迅速過涼水,這樣可以保持翠綠色澤和清脆口感。蝦仁炒制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肉質變老。
油麥菜清香嫩脆,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多種維生素,是清熱潤燥的好選擇。
材料:油麥菜300克,蒜末少許,鹽適量,橄欖油適量。
制作方法:
油麥菜洗凈切段,蒜末備用。
熱鍋加油,放入蒜末爆香后倒入油麥菜。
大火快速翻炒,加鹽調味,菜葉變軟后即可出鍋。
小貼士:油麥菜炒制時間宜短,保持其清香和脆嫩口感。
烹飪時加入少許橄欖油,既健康又增味。
地三鮮是一道經典的東北菜,以土豆、茄子和青椒為主材,色香味俱全,營養豐富。
材料:土豆200克,茄子200克,青椒100克,蒜末少許,鹽適量,生抽2勺。
制作方法:
土豆切片,茄子切條,青椒切塊備用。
土豆和茄子分別炸至金黃撈出控油。
鍋中留底油,放入蒜末爆香,加入土豆、茄子和青椒翻炒。
加入生抽和鹽調味,翻炒均勻即可。
小貼士:土豆和茄子炸制時油溫要適中,避免炸糊。
成品地三鮮可以加少許醋提鮮。
冬季健康,不止是吃飽,更要吃對
寒冬季節,中老年人的飲食調理至關重要。
選擇適合的食材和烹飪方式,不僅能提升免疫力,還能溫暖身體。
讓每一頓飯都成為對健康的投資,這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試想一下,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品嘗著暖心的菜肴,既滿足味蕾。
又滋養身心,這樣的畫面難道不是最美好的冬日記憶嗎?
“健康是我們最大的財富,用心對待飲食,寒冬也能過得溫暖充實。”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