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北京面臨脊灰野病毒從國外輸入的嚴峻挑戰。本月1日,中國多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防止脊灰野病毒傳入的公告已生效。
脊灰野病毒傳播 北京面臨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期通報,脊髓灰質炎(簡稱脊灰,俗稱小兒麻痹癥)野病毒病例已擴散至多個國家,世衛組織已將當前脊灰疫情確定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記者了解,這是世衛組織有史以來第二次確定的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中國展開布控防止病毒傳入
8月4日,北京市疾控中心發布提醒稱,截至目前,北京市已連續29年沒有發生脊灰野病毒病例。但是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北京市面臨脊灰野病毒從國外輸入的嚴峻挑戰。
北京市疾控中心稱,將密切關注全球脊灰疫情動態,持續保持監測系統高質量運轉,一旦出現輸入疫情,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并采取果斷措施。
稍早的8月1日,《關于防止脊髓灰質炎野病毒傳入我國的公告》已生效。該公告7月15日由國家質檢總局、外交部、公安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旅游局聯合發布,要求來自疫區國家的人員在入境時,應準備1年內接種過脊灰疫苗的官方證明以便查驗。對境外人員未持有官方接種證明并且不同意采取相關措施的,將拒絕其入境。該公告有效期1年。
7月31日,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發布脊髓灰質炎預防健康提示,建議無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詳的人員在出發前全程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至少接種1劑次脊髓灰質炎疫苗,取得相關證書并隨身攜帶。
據記者了解,中國最近一例脊灰野病毒疫情出現在3年前。2011年8月25日,中國疾控中心報告從新疆和田地區送檢的4例標本中發現脊髓灰質炎I型野病毒。這是中國自2000年證實無脊灰后,首次發現脊灰野病毒疫情。
淡季現國際傳播脊灰疫情或倒退
脊髓灰質炎野病毒(脊灰野病毒)是指在一定溫濕度條件下,自然界生長繁殖的脊髓灰質炎病毒,可以傳染給人類及在人類中傳染。
脊灰野病毒可導致脊髓灰質炎,該病為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消化道途徑傳播,潛伏期平均1至2周,患者多為一至六歲兒童,主要癥狀是發熱,全身不適,嚴重時肢體疼痛,發生癱瘓。脊髓灰質炎可防難治,一旦引起肢體麻痹易成為終生殘疾,甚至危及生命。
長期以來,脊灰幾乎已被消滅。目前只有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日利亞三個國家的脊灰疫情從未終止,后兩國在2013年病例減少了50%以上,2014年病例數維持在個位數。2014年3月,印度及整個世衛組織東南亞區域通過了無脊灰認證,至此,全球80%人口已居住在完全沒有當地野生脊灰病毒的區域。
然而,世衛組織小兒麻痹癥負責人布魯斯?艾爾沃德(RBruceAylward)警告,脊灰疫情可能會出現倒退。
世衛組織5月5日發布的聲明顯示,2014年以來,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日利亞、赤道幾內亞、喀麥隆、伊拉克、敘利亞、埃塞俄比亞、索馬里不同程度出現新發脊髓灰質炎病例。
聲明稱,野生脊灰病毒正從目前10個遭感染國家中的3個向其它國家傳播:在中亞,從巴基斯坦傳至阿富汗;在中東,從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傳至伊拉克;在中非,從喀麥隆傳至赤道幾內亞。
布魯斯·艾爾沃德在《世界衛生組織簡報》社論中表示,2014年頭四個月通常是脊灰傳播的淡季,但此間卻發生了野生脊灰病毒國際傳播。他警告,在六月進入高傳播季節后,可能會發生災難性的進一步國際傳播。
世衛組織稱,截至2013年底,60%脊灰病例由野生脊灰病毒國際傳播引起,而且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成年旅行者助長了這一傳播。世衛組織警告,2014年迄今為止的脊灰國際傳播已構成“不同尋常的事件”并對其它國家造成公共衛生風險,必須采取協調一致的國際應對行動。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