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國家醫保局辦公室 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做好醫保基金預付工作的通知》正式發布。
截圖自國家醫保局官網
文件明確提出建立預付金制度,專項用于藥品和醫用耗材采購等醫療費用周轉支出,以緩解醫療機構醫療費用墊支壓力。
醫保預付金來了
專項用于藥品耗材采購等
根據通知,預付金原則上以前一至三年相關醫療保險基金月平均支出額為基數,確定基礎規模,并結合定點醫療機構年度綜合評價、信用評價等情況進行調整,預付規模在1個月左右。
文件明文規定,醫保預付金不得用于醫療機構基礎建設投入、日常運行、償還債務等非醫療費用支出,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醫保基金專項預付按原規定執行——各地醫保部門將醫保基金按不低于年度約定采購金額的30%專項預付給醫療機構,支持醫療機構及時支付集采藥款。
同時,定點醫療機構需要單獨設置臺賬管理,嚴格資金使用審批、支出程序,嚴禁借出或挪作他用。定點醫療機構還需在有關科目下設置“醫保預付金”明細科目,單獨核算。
申請預付金的定點醫療機構應符合一定基本條件。
總體來看,醫保預付金會適度向配合開展支付方式改革、集中帶量采購、國家談判藥品落地等醫保重點任務;藥品耗材追溯碼信息“應掃盡掃、應傳盡傳”;配合醫保部門開展基金監管日常檢查、專項檢查、飛行檢查等工作任務的醫療機構傾斜。
不過,上年已出現當期赤字或者按照12個月滾動測算的方法預計本年赤字的統籌地區,不能預付。
當定點醫療機構出現下列9種情形之一,醫保部門將及時收回預付金。
文件進一步強調,依托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優化完善預付金應用模塊,實現業務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一體化運行和管理。在預付金應用模塊中實行預付金計算、支付、收回、監管等全流程工作。
總體來看,圍繞醫保預付金制度,文件規定了明確的用途、明確的獲得條件、明確的支出標準,同時提出規范流程管理、會計核算、資金監督。
2023年,醫院回款天數平均152天
回款難堅冰逐漸撼動
11月7日,商務部發布《2023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報告提出,2023年,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對31個省(區、市)545 家藥品批發企業應收賬款情況開展典型調查。
數據顯示,對醫療機構應收賬款回款天數平均152天,比2022年增長2天。醫療機構拖欠藥品批發企業貨款問題仍未改善,藥品批發企業資金壓力和財務費用負擔日益加重。
國家醫保局也曾發文指出,藥品納入集采前,醫療機構與醫藥企業通過合同建立藥品買賣關系,合同中明確藥款支付時間。合同約定的回款時間往往較長,甚至出現醫療機構嚴重拖欠貨款的情況,醫藥企業收回貨款的時間普遍在6個月以上。
截至2023年底,全國共有批發企業1.48萬家,近年來,醫藥流通行業平均利潤率承受較大壓力,醫藥商業公司的回款困境依舊待解。
據賽柏藍觀察,醫保資金預付、醫保直接結算、醫保基金及時清算均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回款問題的緩解。
推廣醫保資金預付
首先是醫保資金預付,《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醫療機構醫療保障定點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要求,醫保部門可按協議約定向醫療機構預付部分醫保資金,緩解其資金運行壓力。
7月23日,國家醫保局辦公室發布《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于印發按病組和病種分值付費2.0版分組方案并深入推進相關工作的通知》提出,鼓勵通過基金預付緩解醫療機構資金壓力。
“各地醫保部門可根據基金結余情況,商同級財政部門合理確定預付金的基礎規模,向定點醫療機構預付1個月左右的預付金。”
國家醫保局醫保中心副主任王國棟指出,據統計,目前全國有超過60%的統籌地區探索對醫療機構實行預付,如四川、陜西等。
比如,四川省2023年共預付省內20個統籌地區2345家定點醫療機構結算費用51億元,占上年度一級以上醫療機構數量的62.9%,占上年基本醫保基金住院支出的6.7%。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