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紀增大,人在慢慢走向衰老,只不過有人老得快,有人老得慢一些。那么,免疫系統隨著年紀增加,會有什么變化呢?一項研究發現,35歲后,我們的免疫或許在走“下坡路”了。
免疫系統的衰老也體現在免疫細胞的衰老上,比如T細胞、B細胞和NK細胞等。隨著年齡變化,免疫細胞會有什么變化呢?2023年5月刊發在《表型組學》的一項研究,分析了4.3萬余名年齡在20-88歲的參與者,發現大多數受年齡影響的免疫細胞的比例在35歲后開始下降。
其中,不同年齡組的T細胞比例相對穩定。T細胞比例最高出現在30-34歲之間,而T細胞比例最低出現在≥65歲時。此外,NK細胞的百分比在年輕時往往更高,并在25至35歲之間急劇下降。隨后在35到60年之間相對穩定地增長等。研究通過分析了不同年齡健康個體的T、NK細胞亞群、表型和細胞分化狀態等,建立了“免疫年齡計算模型”,為臨床實踐中疾病的監測和預防提供了新的視角。①②免疫系統衰老,不僅是變老那么簡單,可能還會增加疾病風險。2024年9月,發表在《科學》期刊的一項研究發現,衰老的免疫系統會加速癌癥的生長。隨著免疫系統老化,會產生有害的炎癥,從而促進癌癥的發展。③研究用了小鼠模型,將腫瘤細胞注射到老年小鼠和年輕小鼠體內。結果發現:老年小鼠的肺癌、胰腺癌和結腸癌比年輕小鼠生長得更快。那如果年輕小鼠的免疫系統“衰老”,會怎樣呢?隨后,研究人員用骨髓移植方式,讓年輕小鼠的免疫變為了老年小鼠的。結果發現:衰老的免疫系統會加速癌癥的生長,即使在年輕小鼠中也是如此。結果發現:讓免疫系統恢復年輕可以顯著降低衰老小鼠的癌癥生長。
論文第一作者馬修博士表示,隨著免疫系統的衰老,它會引發有害的炎癥,通過促進促腫瘤巨噬細胞的積累來驅動癌癥生長,促腫瘤巨噬細胞通過抑制殺傷腫瘤的免疫效應細胞,削弱身體對抗癌癥的能力。④隨著身體老化,免疫力也在衰老,恰恰是生活中的辦法,可以在日常改善自身免疫力。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長、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藥理學系主任黃志力教授2022年在“復旦上醫”公眾號上談到,睡眠不足嚴重影響免疫系統T細胞功能,妨礙B細胞產生抗體。其中,體液免疫依賴B細胞產生的抗體。與正常睡眠相比,每晚只睡4小時的人抗體會減少50%。良好健康的睡眠是提高免疫功能的保證,有利于抗擊病毒感染。⑤維生素和礦物質會影響免疫細胞的數量和活力,平時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有益于提高免疫力。同時,注意富含高蛋白質、高營養的食物的補充,比如牛奶、雞蛋、魚肉等。北京中醫醫院營養科張旭2024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了一些營養素的優質來源:
維生素C:成年人每日推薦攝入量100毫克。
優質來源:蔬菜水果,如柑橘類水果、獼猴桃、草莓、西蘭花。
維生素E:成年人每日推薦攝入量14毫克α-TE(α-生育酚當量)。
維生素B6:成年人每日推薦攝入量 1.4毫克。
優質來源:魚類,如三文魚、鮭魚、秋刀魚;堅果,如開心果、榛子、芝麻、花生、栗子。
維生素D:成年人每日推薦攝入量10微克。
廣東省深圳市中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曾瑤池2024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提醒,壓力會使人體產生一種抑制因子,直接影響到免疫細胞的正常工作,所以要學會善待壓力,適度減壓,利用樂觀情緒提高免疫力。①久坐可導致身體素質的全面下降,2020年刊發的《規律運動提升免疫力優化慢性病管理》一文中提到,適當運動可以提升人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力功能。剛開始運動幾分鐘,免疫功能就可以出現良好的變化,雖然維持時間相對較短,大概3小時;每天 20-40分鐘的規律運動可以全面調動人體的免疫力,并可以在較長時間內維持良好的免疫狀態。廣東省中醫院傳統療法科副主任醫師朱曉平2014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談到,胸腺是人體的免疫器官,但隨著年齡增長它會萎縮。而敲擊胸骨,可刺激胸部的相關穴位,延緩胸腺的萎縮退化,刺激胸腺素的分泌,提高免疫力。方法:用手掌根部敲擊胸骨處的膻中穴。膻中穴位于兩乳頭連線與胸骨的交點處。⑧中國中醫科學院楊力教授2012年在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介紹,足三里不僅可以補陽補氣,還可以增強體質,增強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