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國科學家發現血液中的蛋白質可用來檢測輕度認知障礙(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患者,輕度認知障礙是早期阿爾茲海默癥(Alzheimer’sdisease)的表現。在此項研究中,研究者共篩選了10種蛋白作為檢測標準,準確率高達87%。相關研究發表在Alzheimer’s&Dementia雜志上。
阿爾茲海默癥是一種慢性的中老年病,病人通常在被診斷出該疾病時,藥物治療已無法奏效,因而及早地對病人輕度認知障礙(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進行干預,減少這類疾病的發生顯得很有必要了。
研究者共對1148份血樣進行檢測,其中患有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數量為476名,輕度患者為220人,452名為正常的老年人。通過此前的研究,研究者在他們的血樣中共篩查了26種與阿爾茨海默癥相關的蛋白,其中16種蛋白與阿爾茲海默癥強烈相關。在第二輪的蛋白篩查中,研究者進一步從16種蛋白中篩選出10種蛋白,這些蛋白可預測輕度認知障礙在未來一年是否會患上阿爾茨海默綜合癥,蛋白檢測準確率高達87%。
盡管這項研究顯示血液中的蛋白與阿爾茨海默綜合癥強烈相關,但是研究者仍慎重地說,“至于血液中的這些蛋白是否能夠預測阿爾茨海默癥我們仍有待進一步實驗。”事實上,有人也質疑87%的準確率,這一比例過低,如果應用于臨床,該方法仍需要進行大量地研究。
當前,全世界阿爾茨海默癥患者數量超過3500萬人,是美國人第六大死因,而且在美國十大死亡原因中,阿爾茨海默癥是唯一一種既不可治愈,也不能阻止或減緩的疾病。2000年至2008年期間,乳腺癌、心臟病、中風以及艾滋病下降了約3-29%,但是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的數量卻增長了66%。中國內地的阿爾茨海默癥患者2010年已達到了900萬,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這一人數將繼續上升。
在阿爾茨海默癥藥物研發方面,制藥巨頭羅氏、禮來、默克、強生等都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但是很多藥物都是中途失敗,折途而返。2012年中期,有6個阿爾茨海默癥藥物進入了臨床試驗的II或III期,但目前一半的藥物已夭折。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MyersSquibb)γ分泌酶抑制劑Avagacestat和巴克斯特(Baxter)的免疫球蛋白Gammagard都未能在治療阿爾茨海默癥上取得顯著的功效,分別于2012年11月和2013年5月宣布試驗失敗。禮來公司β分泌酶抑制劑LY-2886721在III期臨床試驗中,顯現出異常的肝生化結果,也于2013年6月終止了該藥物的試驗。
盡管如此,當時這仍不能阻擋人們攻克阿爾茨海默癥的信心。最近,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理學院院長葉玉如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在研究阿爾茨海默癥方面也傳來喜訊。7月7日他們宣布發現了的新蛋白質分子抑制物,這可進一步開發用于治療阿爾茲海默癥的新藥。但未來還有漫漫長路要走。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