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4月30日發表的報告警告說,人類目前進入了后抗生素時代。這意味著,控制某些常見細菌感染的藥物可能不會這么快就能見效甚至已經毫無作用了。
細菌是微小的生物,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動物。有些細菌,比如酸奶里的細菌是好細菌,但有些則可以致人死命。
和世界衛生組織(WHO)一樣,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也發現,某些細菌不再對抗生素做出反應了。疾控中心的勞莉•希克斯博士說: “我們觀察到,僅在美國,每年就有超過兩百萬起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感染病例。其中23萬起病例最終造成死亡。
她說,疾病控制中心希望傳達的一個訊息是: “我們希望醫生們了解,抗藥性是一個大問題。”
另一個訊息是:“我們希望患者了解,如果是病毒感染,抗生素并不起作用。”
抗藥性問題已經改變了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等醫療設施的行醫方式。
那里的醫生在使用抗生素時更加謹慎了。他們還經常重新審議治療方案,看看患者是不是使用的抗生素及其劑量是否恰當。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流行病學專家特里什•珀爾博士說:
“你一下子體會到50年或者七、八十年前行醫大概是什么樣子了。那時還沒有抗生素。”
在附近的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醫生們已經改變了在加護病房照顧患者的方式。
“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是一種對抗生素有抵抗力的葡萄球菌感染。這種病菌尤其容易在加護病房擴散,可以致人死命。安東尼•哈里斯博士研究了加護病房的醫護人員戴手套穿長袍是否能夠減少感染病例。
他說:“在所有接觸患者過程中都戴手套穿長袍,使MRSA感染率有了顯著下降,減少了大約40%。”
珀爾博士說,必須投入更多的研究資金,以便讓醫療界負責人員了解這些有機物的傳播方式。必須開發新的藥物,取代那些已經失效的藥物。患者也必須受到教育。
他說:“抗藥性問題的出現,通常是因為人們錯過服藥或者吃一天停一天。或者,他們覺得自己不需要服完整個療程。這對結核病等疾病來說,問題尤其嚴重。”
必須迅速找到解決辦法,因為世衛組織警告說,對抗生素的抗藥性問題已經變得如此嚴重,它有可能毀掉現代醫學所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