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umina牽手貝瑞和康的新聞一出,業界嘩然,大家議論紛紛,期望了解更多。
關于此消息,貝瑞和康官網新聞:“雙方著重討論了貝瑞和康即將推出中國市場的高通量基因測序系統解決方案,以及相關硬件設備、配套試劑及軟件的研發、生產和注冊工作進展。Flarley先生表示Illumina公司將一如既往地全方位支持該系統解決方案的順利推出,協助貝瑞合康以國際最高標準的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造福中國人民,雙方同意進一步加深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相信大家讀完頗為失望,官網也忒謹慎保守了。但細細琢磨,仿佛很有想象空間。
真正引起我們興奮的,是隨后財新報道。據稱,貝瑞和康買斷了Illumina一款測序儀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全部權利”。雙方已經合作開發了一款適用于中國無創產前檢測市場需求的測序儀,這款測序儀在中國的貝瑞和康自有醫療設備制造工廠生產,并且只在中國市場進行銷售。
為此,記者采訪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資深人士。該人士認為,“正是在Illumina和華大基因鬧僵的前提下,才使得Illumina更為主動牽手貝瑞和康,然后又在衛計委和CFDA的禁令下,他倆就抱的更緊了!”(當然我們還是要為這效率大為贊賞!)
這是在華大收購美國CG,紫鑫藥業等研發成果面市之后又一次自產測序儀的消息。但有Illumina的站臺支持,這次消息意味著國際現行最高水平的產業化產品在中國生產,對寡頭壟斷競爭的中國無創產檢市場無疑是重磅炸彈。
Illumina測序儀的一個突出特點在于大批量檢測單位成本較低,加上國產化的低成本優勢,一旦部署到醫院或第三方檢測機構,考慮到中國大量的孕婦人群,唐氏篩查的價格可能直線下降:
中國目前產前基因檢測費用在2000元~4000元區間。“未來整個行業估計一年將會檢測500~1000萬份樣品”,貝瑞和康總經理周代星博士估計,“如果檢測量足夠大,我們的終端價格將降到每個檢測1000~1500元”。1000元左右的價格被業內認為是無創產前檢測普及的前提,借此有機會使這項技術成為唐氏綜合征等染色體病的產前“普篩”手段。
或許,中國會成為全球唐氏篩查門檻最低的國家。
據財新網,無創產前檢測在中國已經積累了超過40萬例臨床應用。但今年2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下稱食藥總局)和國家衛生計生委兩部門叫停了基因檢測的臨床應用,該檢測業務現已全部停滯。
其實,自今年2月食藥監叫停基因檢測的臨床應用之后,受阻于測序儀和診斷軟件注冊管理,對各大測序服務商來說,高通量基因測序儀的“國產化”幾乎成了必由之路。
按照現行的醫療器械監管法規,進口醫療器械需已在原產國上市。但現有進口測序儀僅有Illumina的MiSeqDx符合此條件。實際上,貝瑞和康的主要競爭對手華大基因和達安基因都已經在申請“國產”測序儀:華大基因的BGISEQ1000(基于CG的測序平臺)和BGISEQ100(基于LifeTechnologies公司的IonProton測序平臺)、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的DA8600(同樣基于LifeTechnologies公司的IonProton測序平臺)。本月初,達安基因旗下的廣州愛健生物在PNAS發表基于半導體測序平臺的唐氏無創檢測,由于速度快、成本低等優點,可能更適合醫院使用,也許會成為醫院的標配。(參見前文:廣州愛健PNAS:基于半導體測序平臺的唐氏無創檢測技術或更適合醫院使用)
但是興奮之后懷疑升起。一方面,貝瑞和康并未透露該測序平臺的具體技術參數和向食藥總局申請注冊的進度,只是表示貝瑞和康該平臺已經“在無創產前檢測方面,獲得了兩個中國專利授權”。另一方面,Illumina的MiSeqDx測序儀已有資格作為進口醫療器械向CFDA申請注冊,是否有必要與貝瑞和康合作,而放棄自己產品的市場機會?
在二代測序臨床應用方面,Illumina已經牽手貝瑞和康,LifeTech帶著華大基因和達安基因,表面上是貝瑞和華大及達安在一線PK,實際上是Illumina和LifeTech兩家在背后角力,誰輸誰贏,目前尚難分辨,但是無論如何,老百姓獲益就好!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