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探索:WHO建議所有嬰兒在出生后盡快注射乙肝疫苗,最好是出生24小時內。這是出于怎樣的考慮?
WHO:在感染慢性乙肝病毒的孕婦進行分娩時,嬰兒因母親的血液和其他體液暴露在活躍的乙肝病毒環境下。這種暴露導致新生兒面臨極高的感染風險。一旦新生兒感染乙肝病毒,發展為慢性的幾率高達90%。因此,感染慢性乙肝病毒的孕婦的分娩過程讓新生兒陷入一個危險境地。
讓一度暴露在乙肝病毒環境下的新生兒在出生24小時內接種疫苗能夠讓預防感染的成功率達到95%。如果在出生24小時后接種疫苗,效用便會大幅降低。這是因為一旦開始感染乙肝病毒,推遲接種疫苗將無力遏制感染。因此,感染慢性乙肝病毒的孕婦所生的孩子必須要在出生后及時接種疫苗。
網易探索:如果孕婦沒有發現感染乙肝病毒呢?
WHO:即使孕婦在實驗室檢測中并未發現感染乙肝病毒,世衛組織仍建議她們的孩子在出生一天內接種疫苗。原因在于:實驗室檢測可能存在紕漏或者孕婦在檢測后感染。因為乙肝疫苗安全有效,世衛組織才建議所有新生兒接種這種疫苗。
網易探索:疫苗接種會帶來異常反應嗎?通常有哪些?
WHO:疫苗是可以使用的最安全的醫用品,但沒有任何疫苗或者藥物是100%安全的。由于疫苗與免疫系統發生交互作用,所有疫苗都會對某些人產生一些副作用,例如發燒或者注射部位疼痛和腫脹等,但這些副作用較為輕微,并且只是暫時現象。
網易探索:在世界范圍內,疫苗接種發生異常反應的概率是多少?
WHO:絕大多數副作用是以上提到發燒或注射部位疼痛和腫脹這些輕微且暫時性的癥狀。嚴重的副作用非常罕見,因注射疫苗導致的死亡事件更是極其罕見。
網易探索:什么情況下會直接導致死亡?
WHO:人口研究被用于確定特定疫苗是否導致死亡,如果確實如此,便要對死亡風險進行評估。人口研究會對注射疫苗以及沒有注射疫苗的兒童死亡率進行比較。對乙肝和嬰兒死亡病例進行的兩項規模最大的研究顯示乙肝疫苗并不會導致死亡。
網易探索:根據中國媒體報道,中國疾控中心專家曾表示,中國疫苗接種不良反應概率為百萬分之一到二,也就是說,每年要有超過1000個孩子患上各種疫苗后遺癥。這個數據是否準確?
WHO:疫苗接種產生長期后遺癥的情況極為罕見。絕大多數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為輕微暫時癥狀并且可以醫治。絕大多數重度不良反應——例如變應性休克——同樣極為罕見(110萬例疫苗接種者中估計有1例)并且也是暫時性的。確診之后,變應性休克也可以醫治。
網易探索: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盡量規避發生不良反應?
WHO:一些兒童之所以不能接種活疫苗是因為他們患有對疫苗產生排斥的疾病。這些疾病包括免疫缺陷或者癌癥,可以利用免疫抑制藥物加以治療。通過鑒別哪些兒童不能接種疫苗,便可避免很多嚴重副作用。不過,并非所有嚴重副作用都可以通過醫學禁忌癥篩查加以避免,因為一些不良反應也會在此前身體健康的兒童身上出現。如果父母認為他們的孩子對疫苗產生不良反應,需及時就醫,這一點非常重要。
網易探索:有專家對疫苗接種時間有異議,認為當前新生兒的死亡中,由于從胎兒到外界環境的變化而導致呼吸停止的新生兒占新生兒死亡的10%,如果在新生兒出生1個月以后再注射,耦合反應會減少。這種說法是否科學?
WHO:乙肝疫苗安全而有效,新生兒出生一天內接種這種疫苗并不存在任何絕對禁忌癥。出生后一個月再接種疫苗就太晚了,因為乙肝疫苗只有在出生24小時內接種才能發揮功效。及時接受乙肝疫苗能夠促使新生兒的免疫系統預防乙肝病毒感染,方式是讓病毒在能夠感染前就喪失活性。如果孕婦感染慢性乙肝病毒,新生兒在出生后一個月再接種疫苗就為時已晚,無法預防因暴露在乙肝病毒環境下導致的感染。
網易探索:中國目前大多數疫苗種類有中國國內生產的和進口的,兩種疫苗在安全性上相比較如何?
WHO:世衛組織相信在中國使用的疫苗安全有效,不管是在中國國內生產的還是進口的。我們之所以相信中國的疫苗總體安全是因為中國的疫苗使用許可由政府機構頒發,確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符合世衛組織的標準,同時也下定決心讓疫苗的監督管理工作達到國際標準。2010年12月,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及附屬疫苗監管機構通過世衛組織的評估。
世衛組織的國際標準包括:
(1)在獲得許可前對疫苗進行嚴格臨床試驗以測試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2)對疫苗和疫苗生產設施采取許可證制度
(3)確保疫苗生產廠商符合國際認證的良好生產規范
(4)在出廠前對每一批次的疫苗進行化學和生物學檢測
(5)建立疫苗安全監視系統,及時發現疫苗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世衛組織會定期對中國以及其他國家的疫苗監管工作進行評估,以確保疫苗監管工作的質量同時確保監管工作能夠跟得上疫苗生產技術和實踐取得的進步。
網易探索:世衛組織在調查“嬰兒死亡是否與疫苗接種有關”時,一般是怎樣的程序?在何種情況下可以確定兩者無關?
WHO:世衛組織以及其他疫苗安全組織制定了對疫苗接種后死亡進行調查時應遵循的指導原則,其中包括了解與疫苗接種類型和時間相對應的死亡時間及所處環境,死亡原因的臨床診斷以及尸檢結果。對2013年12月一些新生兒在接種乙肝疫苗后死亡進行的調查發現,沒有一例死亡病例因接受乙肝疫苗所致,真正的致死原因是一些與接種疫苗無關的疾病,例如腎衰竭和肺炎。疫苗及其生產過程也進行了調查,均符合國際質量標準。
網易探索:世衛組織的調查結果是否為此類事件定論的唯一權威參考?
WHO:世衛組織致力于確保全球疫苗的安全性。世衛組織與布萊頓協作組等機構合作,制定調查工作的指導原則。這些指導原則發表在科學文獻上。如想了解世衛組織疫苗安全倡議行動的具體信息,可登錄http://www.who.int/vaccine_safety/en/。
網易探索:目前,中國擬鼓勵和推進地方通過商業保險解決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和補償問題,希望引進和借鑒國際經驗,完善防接種異常反應的補償機制。
國際上對疫苗接種的異常反應有哪些不錯的處理經驗?
WHO:雖然較為罕見,但一些人在接種疫苗后確實出現某些嚴重不良反應。在這些罕見的不良反應中,絕大多數無法事前預測,通常也不是疫苗提供者或者生產者的責任。對于那些因孩子接種疫苗后出現罕見并且無法預測的不良反應而陷入不幸的家庭,傷害補償計劃能夠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一些國家的傷害補償計劃都值得中國借鑒。最近公布的一份有關全球傷害補償計劃的評估報告描述了這些計劃的具體內容。
疫苗傷害補償計劃的重要內容包括:
(1)制定一項標準而獨立的調查程序,以確定損傷是否由接種疫苗導致
(2)將補償計劃作為一種無責任保險,因為疫苗導致的損傷通常不是提供者、生產廠商或者銷售者的責任
(3)對疫苗導致的損傷制定補償標準
這份評估報告發表在2011年的《世界衛生組織公報》上,詳情可登錄世衛組織網站查詢。
網易探索:針對疫苗接種可能導致的異常反應,WHO有何長遠的應對措施?
WHO:世衛組織致力于確保世界各地使用的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想了解世衛組織疫苗安全倡議行動的具體信息,可登錄http://www.who.int/vaccine_safety/en/。
此外,世衛組織還致力于加強疫苗的管理監督,讓疫苗監管工作達到國際標準。
世衛組織國際疫苗監管標準包括:
(1)在獲得許可前對疫苗進行嚴格臨床試驗以測試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2)對疫苗和疫苗生產設施采取許可證制度
(3)確保疫苗生產廠商符合國際認證的良好生產規范
(4)在出廠前對每一批次的疫苗進行化學和生物學檢測
(5)建立疫苗安全監視系統,及時發現疫苗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