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肥牛”沒有牛肉、“北京烤鴨”沒有鴨肉、“黃金蟹鉗”全是添加劑,這些就是充斥在校園周邊“饞”住學生、“愁”壞家長、“難”倒老師的“五毛”小零食。今天上午,市民張女士打來電話抱怨,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康康(化名)周末在家突發急性腸胃炎,而罪魁禍首可能就是校門口的“五毛”小食品。
按照包裝袋上標明的聯絡方式,記者試圖聯系廠家一探究竟。哪想到十種食品,只有三家電話能夠接通,其余七家聯系號碼為空號。
家長抱怨:孩子購買難管制
一說到“五毛”小食品,家住廬陽區的張女士恨得直咬牙。她兒子康康今年剛滿十歲,正在小學三年級就讀。盡管家中水果各種各樣,康康還是喜歡偷偷買“五毛”小食品解饞。上周五,康康吃完晚飯后就直嚷嚷“肚子疼”。張女士本以為是孩子飯后運動所致,沒想到康康居然疼到直不起身子。前后折騰上了幾次廁所后,滿頭是汗、臉色發白的康康被送往就近醫院診治。
“急性腸胃炎!”拿著化驗單的張女士,面對醫生的質問有些不知所措。“醫生說是吃了不干凈的東西,可是家里的飯菜我一直很注意。”最后在張女士“恩威并施”下,康康才坦言“周五放學后買了幾袋辣條和同學一起吃”。“他把早飯的錢省下來,買這些不干凈的零食,我們想管也管不住。”張女士告訴記者,自從發現兒子購買“五毛”小零食后,她就開始嚴格控制孩子手里的零花錢,可收效甚微。“真是太頭疼了,我們家長也不能24小時守著孩子。”
老師無奈:管得到校內管不了校外
今年30歲的馬老師,在臨泉路某小學從事教學已有2年多時間。對于學生著迷“五毛”食品的情況,她有種說不出的無奈。“每次開班會,我都會在講臺上三令五申,不許帶任何零食進校,也不許隨便帶錢入校。”每次強調之后,多少會起點作用,可時間一長購買零食之風又出現了。
雖然馬老師從未看到過學生在課間吃“五毛”食品,但她心里清楚得很,有些孩子會背著老師偷偷地吃。“就像五角一包的辣條,那個味道別提多難聞了。”只要上課鈴響,馬老師走進教室聞見濃重的辣味,就知道有學生在偷吃“五毛”食品。
說到如何杜絕,馬老師聳了聳肩兩手一攤直言:“沒辦法,管得了校內卻管不了校外。”馬老師告訴記者,不少家長喜歡在孩子身上放一些零錢以備不時之需,而孩子卻控制不了誘惑拿錢購買“五毛”小食品。“學校之前禁止零食入校,也是為了保證孩子在校安全。可出了校門,學校也沒辦法繼續監管了。”
店家透露:一天能賣上百袋
記者走訪城區多所小學,無一例外,學校周邊小賣部都把“五毛小食品”擺在了顯著位置推銷。中午時間,放學出來的學生剛走出校門,就三五成群地涌入小賣部買這些“五毛小食品”。在臨泉路某小學門口斜對面的小賣鋪中,記者看到“五毛小食品”被分裝在八個紙箱內,紙箱挨著貨品架逐一排開。或許是因為下雨的緣故,屋頂上還時不時地往下滴水,雨水直接打在“五毛食品”的包裝袋上。
聽聞記者要購買七八袋,該店店主主動幫忙挑選。“這個雞絲、魚餅賣得都很好,孩子特別喜歡吃。”看到包裝袋上有些水漬,店老板從板凳下抽出一塊灰黑色的抹布擦了擦。“只是外面臟,里面一點問題都沒有。”這位店主告訴記者,就是這樣的小零食,他們一天能售出幾十元到一百元左右。“以前就我一家店,生意更好,最多能賣二百來塊錢。”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包名為“牛皮筋”的食品外包裝上有明顯油跡。“這是因為剛到貨,里面有部分貨物外包裝損毀漏油所造成的。”抹布一擦,店老板面不改色地說:“這些食品都是正規廠商生產,從來沒有出現過問題,我兒子也經常吃。”
記者探訪:廠家電話多是空號
通過“五毛食品”外包裝提供的信息,記者發現此類食品的產地較為集中,大部分來自河南、湖南、河北等地,而制造廠家多為缺少具體地址的××鄉、××鎮或××村。
在一款名為“年年有魚”的調味面制食品包裝袋上,記者看到配料為“小麥粉、食用油、鹽、糖、花椒、孜然粉”,但添加劑一欄卻列了十幾種:安賽蜜、甜蜜素、辣椒紅、苯丙氨酸、檸檬黃、日落黃、紅曲紅、牛肉粉、阿斯巴甜、脫氫乙酸鈉……這些叫不順口的添加劑不禁讓人驚嘆:這吃的到底是食品還是添加劑!
盡管添加劑多于配料,但這些小食品外包裝上無一例外地都注明了QS生產許可編號,看起來還算是正規。記者隨機抽取十包,登錄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網,對其廠家的QS信息進行了查詢,結果顯示其中四家“數據更新中”,三家“無此信息”,只有三家企業信息備案記錄有效。同時,這些食品的生產日期也標注得模棱兩可,讓人難以辨認。
按照包裝袋上標明的廠家聯絡方式,記者試圖聯系廠家一探究竟。哪想到十種食品,只有三家電話能夠接通,其余七家聯系號碼為空號。一款標注為“消費者信得過的放心食品”的“肉骨頭”調味面制食品,包裝袋上標明生產廠址為河南漯河,可所留聯系號碼的歸屬地卻是廣州佛山,數次撥打該號碼卻始終處于忙音狀態。
專家提醒:長期食用有損健康
“沒有經過相關檢測和證據,很難判斷孩子是否是因為吃食這些五毛小食品而生病,但從營養衛生的角度而言,建議孩子們盡量少吃這些五毛小食品。”安徽農業大學茶與食品科技學院教授張正竹告訴記者。
張教授告訴記者,按照相關規定,食品添加劑是可以適量添加的,但一些非法生產小作坊為降低成本,提高口感,延長保質期,往往在食品中添加過量添加劑。過量的添加劑,對于肝腎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的兒童很容易造成損害。為了在口感上更吸引人,這些五毛小食品生產企業往往使用過量的油、鹽、辣椒、味精等調味品,這也會影響兒童的味覺發育。長期食用這類辛辣和味道重的食品,會導致兒童味覺發生不良變化,容易出現厭食、挑食、不愛吃飯等現象。
部門回應:查處存在一定難度
針對校園周邊的“五毛”食品,合肥市食品藥品監督局工作人員表示早有耳聞。“我們對此也進行過查處,但由于點多面廣查處工作存在一定難度。”據該名工作人員透露,這些“五毛”食品都有一些共性特征,首先看包裝配料表里面未含有肉類原料,其次包裝袋上油跡斑斑,最后聞上去有一股濃重的肉香味。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