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成都天銀制藥被收回藥品GMP證書的消息引發關注。據悉,因其生產的護肝片在浙江省基藥招標中以低于成本價中標遭質疑,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四川省藥監局檢查發現,其涉嫌違法違規生產,目前調查還在進行,相關生產線已全部停產,產品正在召回中。
在基藥招標中,中標價低于成本價的情況并非個案,“唯低價論”隱患頻出。3月26日,沈陽奧吉娜藥業狀告山東省衛生廳一案在濟南開庭。其對簿公堂的起因也是因為前者質疑山東省新出臺的基藥招標方案不合理。奧吉娜藥業董事長魏國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只求爭取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他說并不太在意官司的輸贏。
價格“魔咒”
基藥招標的“雙信封”制為藥企搶占市場實施低價策略提供了通道。用天銀制藥相關負責人的話說,“這樣做是為了占領浙江護肝藥領域的市場。”其護肝片成本價在3元以上,不過在浙江基藥招標中,該藥品中標價為2.81元。該公司執行總經理楊濤否認“護肝片存在投料不足的問題”。記者致電天銀制藥辦公室詢問具體的調查結果,截至發稿日,尚未收到回復。
同樣為了價格,魏國平也是滿腹不理解,山東省文件要求本次采購的所有藥品的報價不能高于原醫療機構的實際采購價,“可我們的100mg阿司匹林腸溶片與‘拜阿司匹林’生物等效,性價比也很高,可這次中標價比原先我們的投標價還要高出很多。”魏國平介紹道,山東省一年有近60億元的基藥采購量,他們非常重視這些大市場的競爭環境。去年該產品在廣東中標,按照廣東規則,3家企業中標,同時供貨,產品在廣東市場上量很快。
記者查詢了目前已公布的10多個省份基藥招標版本后發現,基藥招標“低價論”并未有本質改變。湖南、陜西等省的招標方案同樣對“低價論”有所體現。另一方面,從醫藥工業的整體來看,利潤增長慢于產值增長的趨勢沒有扭轉。各地基藥配比執行得不到位,盡管地方增補了品種,但低價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市場擴容規模。
“極低的中標價致使很多品牌企業不得不放棄該市場。”神威藥業董事長李振江直言,這種只參考歷史中標價制定限價的招標規則,嚴重破壞了市場公平競爭原則,尤其是有些省份實行最低價獨家中標,不符合市場規律。
當年的“蜀中”案例陰影猶在,完善基藥招標規則需要多方關注。“這次庭審讓我很意外。該省衛生廳非常重視,連同負責的兩位處長,共10多人參加庭審,列席的還有7家媒體。”魏國平說,招標制度亟待打“補丁”。
向品質致敬
基藥招標可謂波瀾起伏,更讓業內憂慮的是,當基藥成為民生工程,降價惠民便成為路徑依賴。近日,黑龍江省對外公告,該省第二輪基藥招標采購價格總體比國家公布的零售指導價平均下降62%,比第一輪下降43.4%。似乎降價成為了一種管理默契。
這樣的邏輯也導致了中標死或中標不供貨的現象。盡管各地紛紛發布了低價藥目錄,安徽省近日公布首批廉價藥品目錄,其覆蓋的327個品規,全部為基藥品種,入選標準為日均費用西藥不超過1元、中成藥不超過1.5元。然專家對記者說,“只招企業不招價格是解決了眼前問題,廉價藥覆蓋的范圍越來越大,但基藥市場的大部分招標工作仍舊身陷價格泥沼。”
此外,天銀制藥讓人擔心低價中標會不會存在投料不足的問題,就是這種邏輯的另一種映射。“表面上各地都在強調質量優先,但我們在各地面對不同形態的招標辦法,現在都麻木了。”這是國內某藥企負責營銷的高管對記者的“吐槽”,他們公司現在很大的精力和資源都耗在了這上面。
如果說在各地的采購中還有“帶微笑”的,那就只有血栓通、喜炎平等獨家品種了。針對基藥招標存在的問題,李振江建議,“合理制定藥品招標限價,充分考慮新GMP實施、原輔料價格上漲、人工成本增加等因素,不能單純參照上一輪招標最低價制定限價。”他認為,招標評分應改為技術標和商務標綜合評分,其中技術標評分占比不低于總分的60%。取消最低價獨家中標模式,增加中標企業數量,給予消費者及醫療機構自主選擇藥品的權利,確保藥品的可及性。
采訪中,有不少企業觀點一致,“招標拼價格本來沒錯,但前提是要質量有足夠的保障,而高品質的產品必須有高水平的監管以及高昂的違約成本,這樣才能讓品牌企業真正引領市場。”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