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號難難于上青天”,大醫院人滿為患;“不信任、不愿來”,基層醫院冷冷清清——醫療資源發展不均衡加劇了看病難。如何讓基層醫院也能有更多的優秀醫生?上海市率先探索建立了“5 3”住院醫師培訓制度,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正式啟動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一項似乎只是醫療行業內部的改革,能給百姓看病就醫帶來怎樣的改變?
中國醫生為何成長慢?
住院醫師培訓各地區、各醫院“各自為政”,醫生缺乏“同質性”
“過去,畢業生分到二級醫院后,直接進科室。由于專業科室知識面相對窄,加上二級醫院病人沒有三級大醫院多,醫生臨床實踐機會相對少,因此一般需要成長四五年,再送到三甲醫院培訓后,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臨床醫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麻醉科主任于布為說,“但是二級醫院不可能把所有醫生都送出去培訓。這也是百姓看病不愿去基層醫院的重要原因。”
“同一所大學的畢業生分到不同醫院,若干年后就是不同水平。”瑞金醫院院長朱正綱說,原因在于以前沒有建立國家層面的住院醫師培訓制度,各地區、各醫院“各自為政”,培養出的醫生缺乏“同質性”。
在美國,一個醫學生畢業8年左右,臨床水平已經達到相當程度;而中國醫生呈現緩慢上升的成長軌跡——大概20至25年后,中美醫生成長曲線基本匯合,這說明,我國醫學院的培養質量并不差,差的是住院醫師培訓質量。“國內外的醫療衛生實踐證明,醫學畢業生成長為合格的臨床醫師,還需要經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專科培訓。”上海市衛生計生委黨委書記黃紅說。
2009年,瑞金醫院開始探索住院醫師培訓。在原上海市衛生局的支持下,醫院當年招進來51名醫學畢業生,這些人與上海市人才交流中心簽訂合同,在瑞金醫院培訓基地培訓3年后,分配到全市各級醫療機構。
2010年,上海市在試點基礎上,建立“統一標準、統一考核”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確定了50所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醫院的300余個培訓基地。規定凡具有醫學5年本科及以上學歷、擬從事臨床工作的醫學畢業生,都需要經過為期3年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七年制、八年制醫學生,酌減或維持培訓年限。
急診科醫生怎能不會急救?
麻醉科成為必經之處,主要急救技能在這里培訓。沒有證書,不能從事臨床
以前,急診科值班醫生遇到危重病人,打電話通知專科醫生來,之后就干等,或象征性地做些搶救準備工作。家屬不滿:你怎么不搶救?醫生感到委屈:我不會急救。
“長期以來,我們的醫學教育都是教醫生如何診斷疾病、怎樣正規化治療,很少教他們緊急情況下如何穩定病人的生命體征。”于布為說,醫生不會做氣管插管,不會建人工氣道,不會在短時間內進行深靜脈穿刺——在急救患者面前,再多知識都顯得蒼白。
如何培養高質量的住院醫師?瑞金醫院構建大教育體系,成立規范化培訓領導小組、專家委員會和專家督導小組,確定輪轉時間、培訓計劃、考核內容。“臨床醫生的操作技能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本科生‘5 3’模式培訓3年,可以少走很多彎路。”朱正綱介紹,已經在二級醫院做了幾年臨床醫生的,經規培基地測評,可縮短一年培訓時間。
目前獲得資格認證的50所醫院,都是復旦、中醫藥大學、第二軍醫大學等高校的附屬醫院或教學醫院。醫院雖不同,執行的卻是同一培訓流程和標準,哪一科醫生需要輪轉哪些科室,掌握哪些臨床技能,必須依照規定。
輪轉科室分必選和自選兩種,如,外科住院醫師要在普外科培訓9個月,在骨科2個月,ICU病房2個月,麻醉科4個月,門、急診和手術室各2個月等。麻醉科是住院醫師的必經之處,主要急救技能都放在這里培訓。4個月的大密度和大強度訓練后,技藝諳熟。瑞金醫院建立了3000平方米的實訓基地,設置各種模擬人和模擬場地。住院醫師各種有創搶救在此模擬,不在患者身上試驗。
“與畢業實習要求不同,醫院會讓住院醫師更多參與工作。”正在上海中山醫院內科基地培訓的陳慶興說,由于進基地時不能跟培訓醫院簽約,只有拼命學習,爭取各方面表現突出,將來才能分配到理想醫院。
“一名外科住院醫師考核時,前面事項做得完美,但最后一個動作導致滿盤皆輸——他用手推了一下眼鏡。手術過程中,無菌操作是鐵律。”黃紅介紹,規培基地不乏鐵面考官,每科輪轉后,都有出科考試。考試通不過者繼續培訓,第二次考試仍不合格,由個人承擔后續培訓費用。考核合格者可取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沒有證書者,不能從事臨床工作。3年來,300多家基地培訓住院醫師8373名,合格率超過95%。
規范化培訓效果如何?
急診醫生碰上危重病人,邊打電話叫專科醫生,邊投入搶救,提高了搶救成功率
去年,瑞金醫院規培基地的一名住院醫師在骨科輪轉時,遇到一位患者主訴腰痛,于是給他拍了CT,發現患者胰腺有問題。由于發現及時,患者及早做了手術。
“經過規范化培訓,醫生能力全方位提升。”瑞金醫院內科基地腎內科帶教醫師任紅說,現在急診醫生碰上危重病人,邊打電話叫專科醫生,邊投入搶救,提高了搶救成功率。
規培基地出來的住院醫師變得很“搶手”。2013年,瑞金醫院215名住院醫師,35%留在該院,20%去往上海市5家郊縣醫院,45%分到二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批年輕醫生到崗后上手快。”浦東新區濰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杜兆輝評價。
從為本院培養醫生,到為社會輸送人才,培訓基地的動力是什么?
“規范化培訓后,政府每年都有各基地質量跟蹤,醫院之間也有了競爭感,必須提高培訓質量,免得統一考試成績不好在行業內面上無光。”中山醫院教育處處長鄭玉英說。
但在規培制度實施之初,許多學生和家長都發急:出了大學門,不能當醫生,還要進行3年培訓。額外的成本誰“買單”?為保障住院醫師利益,上海要求醫院在培訓期間對學員“同工同酬”,經費來源是政府補貼、醫院投資、用人單位交錢。
學位銜接方面,上海探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與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銜接。實現《執業醫師資格證書》、《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碩士研究生學歷證書和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證書“四證合一”。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