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6月23日,定位:上海奉賢東方美谷。
上午競價,下午選省,經過一天的緊張工作和激烈博弈,第五次藥品帶量集采終于塵埃落定。201家廠商踴躍參與,61個品種、251個品規完成競標集采,涉及五百多億金額,其中過半為注射劑品種,均為歷次集采之冠。
隨著一次次集采的推進,一個經常被提起的問題日益浮出水面:國家醫保通過以量換價,顯著壓低了藥品價格,這對為民眾提供醫療保障是有利的,但是否也過分壓縮了醫藥產業的利潤空間,對我國醫藥產業的創新發展不利呢?圍繞這個問題,中國醫療保險(ID:zgylbxzzs)與北京大學醫學部的衛生經濟學者陶立波進行了深入交流。
中國醫療保險:您認為,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能夠在構建國家醫療保障體系中發揮什么樣的作用?
陶立波:
我國的國家醫保體系,從政策目標上講,是為社會民眾提供基本醫療保障的組織機構。雖然我國近年來經濟發展迅猛,但由于人口多、底子薄且地區發展不平衡,人均財富的占有量并不高。映射到醫療衛生領域,我國民眾人均能夠獲得的醫療資源也是有限的。
而眾所周知,醫療是社會資源的“歸墟”,如果放開了使用,將會占用巨額的社會財富,對醫保和患者產生巨大的經濟壓力。因此,為了用有限資源為民眾提供高質量的醫療保障,國家醫保必須利用其體量,采用“團購”的方式降低采購價格,追求有價值的購買,這是無可厚非的。
中國醫療保險:您是如何看待有些人認為國家集采可能壓縮醫藥產業利潤空間,對其創新發展不利的?
陶立波:
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但也是無法回避,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討的事情。
醫藥產業的發展,一方面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一部分,會產生大量社會財富和就業機會,但另一方面它也會和其他產業的發展呈現相互制約的效應。社會經濟的發展,是生產和消費的循環。當前我國正致力于建設“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挖掘和擴大國內消費,具有重要的意義。
醫藥產品的消費,是人們為了對抗病魔、促進健康而產生的需求。由于疾病的發生發展、醫療的過程和結果等環節充滿不確定性,人們很難對未來的醫療費用水平有明確的預期和判斷。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一個經濟高效的醫保體系來為人們的未來醫療服務和費用支出提供保障,減少甚至消弭人們對醫療服務利用和開支的焦慮,民眾就會傾向于減少生活消費、積攢資金以應對未來不時之需。此時,各方面的社會消費就會被抑制,不利于形成高效率的生產-消費循環。
因此,無論是從國家醫保的“價值購買”追求,還是從促進社會消費的角度,政府和醫保都會采取一定的政策手段來抑制醫藥品價格的過高上漲,尤其是對于臨床常用、需求量大的醫藥產品,以此降低社會醫療保障的成本、提高社會經濟運行的效率,這也是我國大力建設社會保障體系的應有之意。
但是,從另一方面講,如果我國醫藥產業的發展停滯不前,不能為民眾生產和研發出質量可靠、療效明確的好產品,患者的病痛無法得到診治,這也絕對不是政府和醫保所希望看到的。因此,在擠壓價格水分、實現有價值購買的同時,也需要有適當的制度安排,來促進醫藥產業的發展,尤其是需要為醫藥創新研發創造友好的環境。
中國醫療保險:您剛剛提到“需要有適當的制度安排,來促進醫藥產業的發展”,具體是指什么樣的制度安排?
陶立波:
目前,我國藥品帶量集采所針對的對象,主要是市場容量較大且已過專利期有多個廠商生產的醫藥產品。這些藥品的發明者在專利期內已經獲得了相應的市場回報(當然在既往我國市場中有諸多復雜情況,容后再議),在過專利后還繼續保持較高的利潤空間,的確值得商榷。由于我國醫藥市場的既往痼疾,過專利的品牌藥依然保持較高價位,提攜著仿制藥也能有較高定價,確實是不太合理的。當前的帶量集采,其實是對過往市場問題的校正,是有著明確的政策指向的。
專利創新醫藥產品,是不會參與帶量集采的。在醫保制度設計中,主要是通過談判準入的方式,來將之合理定價并納入醫保報銷目錄。談判準入中,創新藥品和醫保部門之間主要是采用“一對一的循證談判”,并不是激烈的競價集采,因此新藥的價值能夠被充分考慮,定價的結果也會比較溫和。醫保以此來保障創新醫藥廠商的利潤空間,從而對創新進行激勵。
國家醫保的帶量集采和談判準入,是針對非創新藥品和創新品的差異化制度安排,既壓縮前者的定價水分,也保護后者的回報空間,以求達到醫療保障事業和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的雙贏。雖然在具體規則設計上,上述兩種制度安排都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但政策思路上是明晰的,追求的是長期共贏。
中國醫療保險:那么對于基本醫保暫時難以負擔的創新產品,我們國家還有哪些其他的制度安排嗎?
陶立波:
基本醫保只能夠“保基本”。事實上,即使有創新藥品談判準入制度,由于國家醫保資金的有限性,對于某些非常昂貴的新技術或罕見疾病的診療技術,將其納入醫保報銷范圍的難度也還是比較大。一些有效但昂貴的創新醫藥技術至今仍被排斥在外,難以覆蓋。
此時,在國家基本醫保之外建立補充醫保體系,對基本醫保尚難以覆蓋的創新醫藥進行籌資和給付,是合理而必要的制度安排。目前我國各地的“惠民保”正紛紛涌現,就對這種社會需求的反映。對于那些有效而昂貴的新技術,如果將其納入基本醫保,會擠壓其他參保患者的保障水平,容易導致爭議。而補充醫保通過在基本醫保之外再次籌資,針對性的為基本醫保難以覆蓋的新技術提供支持,這對患者和創新醫藥技術均大有裨益,是值得繼續大力發展的。
中國醫療保險:最后請您簡單總結一下。
陶立波:
總之,第五次藥品帶量集采已經塵埃落定,中標結果已經發布。贊美者有之,批評者也有之,在一個包容開放的社會,這些聲音都值得傾聽。醫療保障和醫藥產業發展的關系,是人們評論帶量集采時經常提及的問題。從政策梳理上看,帶量集采針對的是過專利產品,是對既往市場痼疾的校正,有其合理性,而醫保制度安排上也有談判準入、補充醫保等方式,對創新醫藥技術予以給付和支持。當然,這些制度也還有很多的提升空間,將會繼續完善,從而為我國醫療保障事業和醫藥產業發展的協調共贏,創造適宜的政策環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