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備受矚目的“張王會”在南京登場,這是自1949年之后,兩岸官方機構事務負責人的第一次正式會談。在這次深具歷史意義的會晤當中,兩岸年輕學生赴對岸求學時的醫療保障問題出現在雙方亟待解決的重點議題中。為何“在陸臺生”和“在臺陸生”的醫療保障問題會不約而同地成為雙方關注的焦點之一?這些沒有任何收入來源的學生在異鄉生病時究竟能得到什么程度的醫療保障服務?“張王會”后建立的常態溝通機制又將對這些學生的就醫問題產生哪些影響?光明網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在臺陸生:“臺灣‘健保’很好,但是我們享受不到”
臺灣全民健康醫療保險(以下簡稱臺灣健保)早在本世紀初就蜚聲國際,《經濟學人信息部》(EIU)曾在2000年就醫療需求、醫療供給等項目,將臺灣的健保評為世界醫療保險水平的第二,僅次于福利優厚的瑞典。
在費用上,臺灣健保堪稱價廉物美,民眾根據收入不同,所付保費也不同,但每月只要付很少的錢,即可享受到完善的醫療服務,而且不論是你是上班族還是農民,去大醫院或小診所,所得到的醫療資源都是一樣的。在自助互助的基本理念下,年輕人賺錢分擔老幼的醫療風險,達成不同年齡階段的世代互助,形成龐大的健康資料庫,便于進行衛生研究工作,加上行政費用維持在2%以下,臺灣健保極受國際推崇。
去年在臺灣念書的大陸學生賈軒,連續兩天的牙痛讓他最終決定去牙科診所進行治療,這同時也意味著一筆不菲的花銷。來臺之前臺灣學校要求他上一份商業保險,但是仔細一查保險協議,他發現報銷條目中不包含牙科。相比于臺灣本地人的健康保險,一般的商業保險只保大病和大的意外傷害。
診所醫生在得知他沒有健保后,有點擔心的告訴他這項治療需要花費將近10000新臺幣,約合人民幣2000多塊,這相當于他在這里一個多月的生活費,相比于來自歐、美、非、馬來西亞等國的非臺籍學生能享臺灣健保,沒有健保的他全部要自掏腰包,這讓賈軒心里多少有一些不平衡。“臺灣健保是極好的,但是我們‘陸生’并不能像很多非臺籍學生一樣享受到這種福利。”賈軒幽默的言語中透著無奈。
陸生入健保,可能會使健保財政不堪負重?
賈軒曾被臺灣同學帶著參觀過臺灣大名鼎鼎的大林慈濟醫院,在他感嘆臺灣有如此好的醫療設施和醫療服務時,臺灣同學卻說了他對這高水平醫療背后的擔憂。
在醫保領域,臺灣曾創下了三項“世界第一”:以人口比例計算,臺灣植物人治療最多,洗腎率最高,葉克膜病人最多。這都是需要高額醫療費用的項目,加之近年來出生率降低明顯,臺灣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而繳費的主力軍正是那些年輕的上班族,這也讓昔日蜚聲國際的臺灣健保制度面臨越來越多的質疑。
據港媒報道,經過十多年的實踐,臺灣健保的弊病也漸漸浮現,虧損的黑洞越來越大,健保收入遠遠不夠支付實際的醫療支出:2009年虧損322億新臺幣,2010年擴大至427億,2011年已超過500億。健保逐年虧損,“病灶”在于當年以月薪為收取保費的基準,但這十年來島內打工一族的薪資增長幾乎陷入停滯狀態,而臺灣人口老化以及科技進步所研制出來的各種新藥、新療法,讓臺灣的醫療支出節節上升。
隨著近年來陸生來臺就讀的數量不斷攀升,很多臺灣的工薪族擔心把“陸生”納入健保會給已經嚴重虧損的健保財務帶來更重的負擔。還有人認為現在來臺讀書的陸生普遍家庭條件不錯,沒必要讓臺灣來出這筆錢。
但近日臺灣健保部門官員葉逢明表示,外界所認為的“陸生”納保會拖垮健保財務有夸大之嫌。“目前在臺灣就讀大專以上院校的‘陸生’約2000人,其實不算多,何況來臺大陸學生多是健康年輕一代,不會拖垮健保財務。”
而更有的呼吁是來自臺灣教育界,這些教育界人士認為應盡快把“陸生”納入健保。由于臺灣從80年代開始出現人口出生率降低的趨勢,現在臺灣很多學校根本招不夠學生,很多私立大學面臨倒閉,如果把“陸生”納入健保,會吸引更多的“陸生”來臺就讀,從長遠來看,不僅不會給財政帶來負擔,還可能會讓掙扎在生死邊緣的一些大學起死回生。
在陸臺生:能感受到大陸對臺生納醫保的善意
臺灣自1995年實行“全民健保”,覆蓋人群高達99%,無論城市居民,還是鄉下農民,只要擁有一張健保卡,就可享有同樣的醫療待遇,而大陸醫保體系的建設由于涉及人口眾多,地域比較廣,各個地方的情況有所不同。
大陸是2006年才開始推行醫保制度改革,很多大陸學生都是最近兩年才被納入醫保系統的。2013年9月國臺辦推出“臺生納醫保”時,依然有一些大陸學生還沒有納入醫保,所以“臺生”雖然感覺大陸的醫保體系的服務質量無法和臺灣的“健保”相比,但是依然能感受到大陸對臺生的善意。
沈文慧現就讀于一所大陸的重點大學,作為在大陸就讀的臺生,她每年需要繳50元的醫療保險費,但這還不能算是醫保,而更像和同學們一起“團購”一份保險,這個保險只能保大病和住院,但如果真的得了大病,通常只能報銷所有費用中的一部分。一般的小病,她就到校醫室解決,去年感冒生病時拿的藥,是她自己付的錢,但她有同學在北京大學讀書,通常的醫藥費就可報銷80%。
專家:對今年“在臺陸生”入健保持樂觀態度
在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副所長陳先才教授看來,兩岸的醫療保障水平確實存在差距,大陸由于人口多,底子薄,醫療水平沒有臺灣這么高。“但重點不在這里。大陸把臺生納入醫保體系,保護他們在大陸的權益,而且隨著大陸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醫保水平也會隨之而提高,重點在于我們沒有歧視,大陸學生可以享受到的醫保服務臺生也完全可以享受到,而在臺灣,很多外籍學生都可以享受到的健保陸生沒有。”
陳先才告訴我們,臺灣是藍(國民黨)綠(民進黨)兩黨制的政治結構,每年陸委會都會呈交有關陸生入健保的提議,但每每在審核時都會遇到民進黨這邊的“異議”,每到此時主席便會裁定送交“朝野協商”,至今沒有達成一個正式的協議。
雖然陸生入臺健保的協議每年都會被打回來,但陳先才依然對今年陸生納入健保非常樂觀。
“我的信心來自于多方面,一是‘張王會’后兩岸建立起了常態化的溝通機制,這將有效地增強兩岸在這個焦點問題上的溝通和協調;二是很多臺灣民眾也認識到年輕的陸生納入健保不會給健保財政帶來負擔,根據他們的數據統計,相比于陸生繳納的健保費用和可能出現的疾病幾率,臺灣健保是不賠錢的,甚至還可以有盈余;最后就是在今年春季馬上要召開的立法機構的大會中,民進黨為了獲得更多的支持,應該也將順應民意,通過這項提案。”陳先才說。
大陸學生眼中的臺灣醫保:沒表面那么光鮮
大陸學生眼中的臺灣醫保:沒表面那么光鮮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