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經是世界最大的化學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國,中國原料藥及中間體生產優勢明顯,種類齊全,產能旺盛,而且價格低廉,但是原料藥產業能耗大、污染重已經成為了不爭的事實,根據有關環保部門的統計數據現實,國內制藥工業總產值不足全國GDP的3%,但是污染排放總量卻達到了6%。其實,中國原料藥生產的污染問題由來已久,早在2011年6月11日,哈藥總廠廠長吳志軍在京代表企業向公眾道歉,承認公司超標排污“對廣大消費者心理造成了極大傷害,對企業周邊的居民生活造成了不良影響,也對企業的聲譽和形象造成了難以彌補的巨大損失”。此后不久,石藥集團和聯邦制藥等國內重點原料藥生產企業污染問題相繼被媒體曝光。
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副會長潘廣成曾表示:中國原料藥生產的污染問題頻出,最直接的原因是環保投入太大了。由于各個廠家生產品種龐雜,不同產品相關的環保標準各異,相關的成本投入都不是個小數目。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也表示:與普通化工廠不同,原料藥生產領域,一家藥廠往往要生產幾十種原料藥,廢物的成分完全不同,所以在進行生物發酵時,所采用的菌群也各有不同,這就加大了原料藥生產企業的廢物處理難度,加之投入成本過大,違法成本低,使這一多年頑疾成為行業‘難題’寧可被罰,不愿整改。
國內原料藥設備生產企業必須及時調整發展策略,提高相關設備在生產過程中的節能環保指標,以滿足當前企業的需求。
醫藥企業不能說因環保投入大而繼續保持當前高污染的發展模式,藥企必須在這方面轉變觀念,不能因小失大,為了節約投入成本而違背市場發展趨勢,當今社會,向著節能環保方向努力已經成為國內原料藥生產企業的發展主流,國內原料藥設備生產企業應該在注重環保這方面狠下決心,提升設備的節能環保性能,只有如此,才能促進企業不斷進步。
中藥農業就是中藥現代化的源頭,可以說沒有中藥材的GAP,就沒有中成藥的GMP,就沒有新藥研制開發的GLP和GCP,當然也就沒有藥品經營的GSP。所以,要推動中藥的現代化發展,規范化和規模化種植,是實現中藥現代化的必經之路。
在中藥行業進入工業化生產時代后,資源緊缺、價格過快上漲,品種混亂、假冒偽劣增加,中成藥投料缺乏監督,已成威脅中藥行業生存的問題,矛盾尤為突出。
產業化造成的周期性供不應求,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藥材的品質。更加嚴重的是,由于現在中藥材市場價格起伏很大,遇到價好的年份,農民和采購商都會急著提前采收。
“藥材少了是寶,多了便成草”,由于缺乏市場信息和政策指引,藥農種藥往往不考慮市場需求,一哄而上,最終帶來供大于求,藥材積壓難銷的局面。中藥的工業化生產,對原料的質量穩定性要求很高,對有效成分含量、有害成分含量也有明確要求。
為了保證中成藥的質量,它需要有穩定而優質的中藥材供應源,此前業內一度將希望轉向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AP)的推廣。GAP旨在推動國內中藥材種植集約化、規模化和規范化以及解決中藥材行業的標準化問題。
眾所周知,中藥產業涉及的鏈條很長。產業鏈的上游有中藥農業(藥材種植、養殖),中間有中藥加工業、中藥知識產業(配方),下游有醫藥營銷,每個鏈條和環節又可以分化出更多的次生產業,其中任何一個小的子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導致整個中藥產業發展受阻。
無論中藥產業鏈如何延伸,但總有一個源頭,尤其是對安全性、有效期要求較高的產業,源頭的質量決定了后續產業鏈條的延展性和整個產業的發展空間。
中藥農業就是中藥現代化的源頭。中藥材生產的規范化是中藥現代化的基礎,直接關系到中藥產品的質量,關系到中藥現代化的推進,關系到中藥產品能否實現國際化等一系列問題。而要保證中藥材質量的穩定性、均一性,唯一的選擇就是實施GAP。
可以說沒有中藥材的GAP,就沒有中成藥的GMP,就沒有新藥研制開發的GLP和GCP,當然也就沒有藥品經營的GSP。所以,要推動中藥的現代化發展,規范化和規模化種植,是實現中藥現代化的必經之路。
今年1~6月,我國醫療器械進出口貿易持續向好,進出口總額達158.21億美元,同比增長14.4%。得益于全球醫療器械剛性需求繼續擴大,1~6月我國醫療器械出口額達90.11億美元,同比增長10.87%。
對亞洲出口增長明顯
從具體國家和地區看,前十大出口目的市場依次是美國、日本、德國、中國香港、英國、俄羅斯、荷蘭、法國、印度和韓國,相關出口額合計54.05億美元,合計占比55.99%。
我國向美國出口的醫療器械產品主要有X線檢查造影劑、醫用無紡布、助聽器、藥棉、紗布、繃帶和監護儀等;向日本出口的主要產品有彩超儀、藥棉、紗布、繃帶、輪椅等;向德國出口的主要產品有藥棉、紗布、繃帶、醫用無紡布、呼吸機和體重計等。
診療設備出口居首
從產品結構看,1~6月,診療設備、康復用品、醫用耗材、醫用敷料和口腔科設備材料的出口額列前五位,分別為40.54億、18.78億、16.68億、11.32億和2.7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3.63%、13.24%、8.42%、1.01%和15.26%,出口額占比分別為44.99%、20.84%、18.52%、12.56%和3.1%。
從具體產品看,出口額過億美元的醫療器械產品包括醫用導管、藥棉、紗布、繃帶、化纖制一次性或醫用無紡織物服裝、X線檢查造影劑、助聽器、彩超儀、注射器、體重計、監護儀和計算機斷層掃描(CT)機。其中,醫用導管的主要出口目的市場是日本、美國、德國、荷蘭和韓國,主要出口企業有泰爾茂醫療產品(杭州)有限公司、紐迪希亞制藥(無錫)有限公司和貝恩醫療設備(廣州)有限公司等;藥棉、紗布、繃帶的主要出口目的市場是美國、日本、德國、意大利和法國,主要出口企業有枝江奧美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紹興振德醫用敷料有限公司和穩健實業(深圳)有限公司等;醫用無紡織物服裝主要向美國、德國、法國、荷蘭和英國出口,主要出口企業有東莞欣意醫療保健制品廠、安徽華文國際經貿股份有限公司和連云港柏興無紡布制品有限公司等。
民營企業出口額激增
從出口企業結構看,1~6月,我國共有14805家企業從事醫療器械出口貿易,其中“三資”企業、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的數量分別為2856、10951和998家,相關出口額分別為45.4億、37.13億和7.3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7.11%、19.33%和-1.21%,出口額占比分別為50.38%、41.4%和8.2%。
從具體企業看,共有134家企業的醫療器械出口額超過千萬美元,排在前十位的企業依次是通用電氣藥業(上海)有限公司、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航衛通用電氣醫療系統有限公司、廈門瑞欣冠物流有限公司、捷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盟通物流有限公司、西門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歐姆龍(大連)有限公司、優利康聽力技術(蘇州)有限公司和上海西門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相關出口額合計11.35億美元,合計占比12.6%;排在前五位的企業醫療器械出口額均過億美元,其中通用電氣藥業(上海)有限公司的主要出口產品是X線檢查造影劑,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出口產品是彩超儀、監護儀、麻醉機和B超儀等,航衛通用電氣醫療系統有限公司的主要出口產品是CT機。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今天表示,我國市場上流通的中草藥都經過時間檢驗,在海外被檢出超標源于中外標準不同。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煉說,中草藥在海外被檢出重金屬超標,可能源于標準設置不同。
王煉:我們國內,我們自己的中藥生產的標準、生產的規范,國外可能也有一些這方面的對植物藥、天然藥的標準。特別是在國內銷售的長期使用的,在市場上流通的這些藥,我覺得都是應該符合國家標準的。要不在我們國內市場,它是出不了廠,銷售不了的,所以這個在國外檢出來,我想可能涉及一個標準的問題。
王煉說,市場上流通的中草藥都經過時間的驗證是有確切療效并且安全可用,海外檢出有毒,源于中藥和西藥理念不同。
王煉:這些藥都是我們中藥長期使用的,有的可能都有上千年的歷史。我們現在的很多成藥都是在我們原來幾千年精方的基礎上凝練而成的。它的功效、療效肯定是經過成千上百萬次臨床試驗的鑒定。首先這個藥有療效而且是確切的。另外中藥有十八味,這些藥里面都有毒,麩子、砒霜、芒硝中藥都是入藥的。單獨吃這種藥,對人體肯定是有傷害的,但是入藥要經過在中醫理論下的配合,這可能就存在中藥的生產、研發,特別是他的研發過程和西藥是不一樣的,中藥和西藥理念的不同。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