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禽流感數字的上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蘇鋼強日前表示,重大疫情中醫藥如何第一時間介入,落實是個關鍵問題。河北省中醫藥研究院副院長曹東義呼吁,在禽流感這樣的重大疫情面前,中醫藥應成為首選和必選,這是毋庸置疑的。
應對重大疫情中醫是“武器庫”
禽流感H7N9還在持續,感染病例已經覆蓋了華東、華中、華南等地區的很多省份,曹東義呼吁,“在禽流感這樣的重大疫情面前,中醫藥應成為首選和必選。禽流感H7N9屬于病毒性疾病,中醫藥治療介入不應成為備選”。曹東義認為,現在有些地區專家已達成共識,在西醫基礎上使用中藥,中醫藥的參與度是不夠的。
“令人憂心的是,到目前為止中醫藥在治療禽流感方面并沒有充分發揮作用。2013年個別省市禽流感H7N9病例死亡率較高,原因在于醫生采用錯誤的方法治療,如果中醫藥能夠早些介入,死亡數字將會有所改觀。”曹東義表示。
曹東義回憶,當年在非典疫情爆發時,中醫泰斗鄧鐵濤上書中央領導,說明抗擊非典中醫是一個“武器庫”。“鄧老的建議很快為中央領導接納,之后中醫藥治療非典收到了可喜的療效。現在禽流感散發,有關機構也要吸取非典的教訓和經驗,把中醫藥治療放到重要位置。”
多數醫院中醫應急機制落實比較被動
有業內人士建議,在傳染病醫院應設立中醫科,還有中醫專家認為,設立中醫科力度并不夠,應在一些綜合醫院發熱門診設中醫藥診療,這樣中醫藥能夠早介入,使傳染病等也早得到控制。成都市傳染病醫院院長溫賢敏表示,不僅僅是甲流,中醫藥參與其他重大疫情療效也是確切的,但目前尚不能達成共識,盡管部分中醫醫院設有中醫應急機制,但落實程度不同,大部分都比較被動。“提高醫院的中醫藥參與度并能在第一時間介入還得靠行政干預,上層領導重視起來,設立具體指標考核來推動。”
成都傳染病醫院對于中醫的重視來源于中醫治療效果顯著的經驗。2009年甲流爆發,該院積極采用中醫藥治療。成都市傳染病醫院中醫科主任葉慶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了一組數據,2009年5月10日,該院收治國內第一例輸入性甲型H1N1流感以來,截至2010年1月15日,共收治確診甲型H1N1流感271例,輕癥218例,重癥29例,危重癥24例。其中單純中醫治療97例,單純西醫治療40例,中西醫結合治療108例,未用藥26例。
中醫藥的及時參與使該院的臨床救治取得了良好效果:輕癥病例全部治愈;重癥病例18例治愈、11例好轉,無一例死亡;危重癥病例20例好轉,4例死亡。
另外,輕癥病例每人總療程藥品費用單用中藥者為54.3元,與單用奧司他韋178.8元相比節約124.5元。減少了達菲耐藥和抗藥性的產生,中藥費用約為達菲的1/3,中醫藥參與治療節約了大量經濟成本和衛生資源。
“一系列中醫藥治療傳染病的數據顯示了中醫參與重大疫情治療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為今后新突發傳染病的應急診療提供了新的模式,醫院領導明確提出重大傳染病治療中醫藥應當第一時間介入,完善中醫藥應急機制。并在此后不斷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鼓勵西醫也要學中醫,建立中醫門診。”葉慶說。
中醫藥可解決西醫無法解決的問題
蘇鋼強對于成都市傳染病醫院的中醫應急機制的落實很推崇。2013年4月5日,成都市傳染病醫院收治四川省首例重癥甲型H1N1流感患者,該患者進院時已出現感染性休克,醫院當即就給患者上了呼吸機,診斷為危重癥甲型H1N1流感、重癥肺炎并ARDS,還伴有高血壓病和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而在此前5天內連轉了3家綜合醫院,采用西醫輸液、藥物等治療辦法均未見效,病情持續惡化。
葉慶介紹,接到這個危重病人時,醫院立即啟動了中醫應急機制,辨證為氣陰虛、痰瘀阻絡,治療原則為益氣養陰、化痰通絡,予以生脈散合銀翹二陳湯化裁,同時靜脈滴注生脈注射液,后再加用生大黃。4月9日該患者大便得通,遂去掉大黃;4月11日病情有好轉,予以拔管,改為無創呼吸,中藥中加重活血化瘀力量;5月4日患者癥狀基本消失,胸部CT顯示病灶明顯吸收,治愈出院。
蘇鋼強認為,成都市傳染病醫院應對重大疫情,及時啟動中醫應急機制,這是個很好的個案。現在中醫藥首先和必須參與重大疫情的機制,這是個比較關鍵的問題,需要相關部門重視來共同落實。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