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流傳著一句諺語:“頭上病情重,身上三個洞,如不及時治,丟命在山中。”——這就是癌癥,在人們心中與死緩劃上等號的疾病。
目前,癌癥有三大療法,手術、化療和放療,每一種方法對病人來說都是極其殘忍的折磨,且僅對中早期患者療效較好,對中晚期療效很差。用通俗的話講,很多病人罹患癌癥后便被推上手術臺,進行手術后開始接受化療和放療——長達數月的阿鼻地獄式體驗,部分病人就在這種極度的痛苦中離開人世。無論從醫治角度,還是人性的角度來看,這都是不值得提倡的——病患家屬傾家蕩產,病人死前受盡折磨,醫務人員白費功夫。這拖延的時間內,病人的生存質量也差到谷點,今年1月份康壽杯頒獎典禮上的王麗女士是這樣形容放化療的:
“當時化療的心情特別的痛苦——我剛開始化療的時候,我頭疼、肉疼、骨頭疼、神經疼,只有大腦是你的,我在化療七天的時間里,那個痛苦,哎呦…根本就睡不著覺。我化療那時候,回到家里,血色素也好,還是那個白血球也好,最低的時候才到300,人一般都在4000以上,我300的時候根本起不來床,我一起來就是天昏地暗”
由此可見三大療法對病人來說是一件何等恐怖的事情,有的病人甚至說:“地下黨被抓住后施以的酷刑,可能也不過如此了。”
某些病患提出與醫生交流時提及中醫中藥,某些醫生持否定態度,認為中醫療法和中藥對腫瘤(癌癥),沒有作用,是騙人的。
對此,2014年第461次香山科學會議的專家們卻不這么看,會議執行主席吳孟超(中國科學院院士,2011年度感動中國人物,一級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院長)說:“知病防變是中醫藥一個很大的長處,這一點恰恰是現代醫學腫瘤治療方法所不具有優勢具備的。我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學過幾個月的中醫,對我的思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為外科醫生重視‘一把刀’,但是問題是患者能不能保住生命,怎么長期生存,長期健康這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中西醫優勢互補,肝癌治療后關鍵是在“防”復發轉移,中醫有未病先防的治療思想和方案。”
他看著坐在他旁邊的另一位會議執行主席鄭偉達(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創立中國首家中醫腫瘤醫院)說:“我贊成鄭偉達教授提出的‘心療’、‘藥療’、‘食料’、‘體療’四位一體康復療法的理念。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治療后三個月很關鍵,要及時進入正規中醫康復治療,以最大程度發揮機體自身的抗癌作用。由于治療后防復發轉移的長期性和不間斷性,肝癌康復期治療與手術等方法同等重要。”
事實上,中醫的療效和作用,在近年來已經漸漸地凸顯出來,康壽杯頒獎典禮上的穆春福女士在發現病情時,醫生跟她說:“你的淋巴瘤在身上該長的地方都長了,無法手術,建議化療。”穆女士斷然拒絕,她認為良好的生存質量比活多長時間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于是她堅持采用中醫中藥治療,堅持“四位一體”療法,她身上的腫瘤已經全面萎縮。當時醫生說她活不過三個月,但是從2004年穆女士患病到現在,已經健康地活了10年。
她說:“我每年到三甲醫院進行兩次復查,每一次都在好轉,醫生總問我:‘你每次來都沒看到你治療啊,服什么藥啊?’我說我治了,他問我怎么治的,我說吃中藥治的,他問你在哪兒吃中藥治的?我說我在中國首家中醫腫瘤醫院治的,他說:“‘哦…還是有作用的。’他自己也承認了,原來這些西醫大夫不承認,說吃中藥沒有用,只能用粗暴的三種療法,可是現在又沒有更好的手段,通過三種療法不行了怎么辦?不行了就打發到中醫,吃點兒中藥——可是這時候人已經被折騰的奄奄一息了。”
她繼續說:“通過我的親身經歷,我想告訴大家,癌癥真的不等于死亡,我就是中醫的受益者,鄭偉達教授的科研成果。我沒用過任何的手術和化療手段治療,所以可以看出中藥在抗癌界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無法回報我曾經得到的愛和關心,唯有抱著一顆感恩的心回報社會,幫助癌友特別是新癌友,因為他們正不知所措——與我當年一樣迷惘。我要幫助他們,讓他們不再恐懼,和疾病抗爭,讓我們共同充滿信心走向美好的未來!”
由此可見,癌癥不一定意味著死亡,中醫藥在腫瘤界起著西醫的防空洞般中流砥柱的作用,癌癥患者通過正規中醫機構的治療,可以有效提高生存質量的同時延長生存時間,甚至走向康復和痊愈。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