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本報記者于2014年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上獲悉,為著力解決中醫藥創新和發展中的問題,國家在“十一五”期間啟動實施了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項目,目前該工程第一階段建設已圓滿完成,并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
14個重點疾病的臨床研究結果與國際標準治療方案比較,確證了中醫或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優勢;構建了國際上首個傳統醫藥科研倫理標準和平臺,13個基地的臨床實驗室通過ISO15189認證,建立了研究過程四級監察和研究結果第三方評價機制。
明確相對優勢
據悉,2004年9月~2007年10月,經過3年多反復研究和論證,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項目正式開展。2008年12月,國家發改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確定了16個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14個臨床重點研究病種。
經過第一階段的建設,目前16個基地建設單位共新增建筑面積111.83萬平方米。2013年底,各基地單位新建大樓陸續投入使用,且科研業務用房面積顯著增加,研究型門診和病房建設頗具成效,在為患者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的同時,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高效開展中醫特色診療活動。
同時,基地重點病種研究能力和療效水平有明顯進步,明確了中醫藥臨床療效的相對優勢。從已取得的階段成果看,各重點病種的診療水平得到較大提高,部分研究結果取得高級別證據,產生了一批研究成果。
另外,在中醫藥臨床研究倫理審查平臺建設上,構建了國際首個傳統醫藥科研倫理審查體系;首次提出臨床研究倫理監管框架,發布了評估標準;建立國際上首個中醫藥臨床研究倫理審查專業委員會;創立了首個傳統醫藥倫理審查評估品牌(CAP);完善了我國倫理審查制度建設和監管體系。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認為,中醫藥臨床審查體系既體現國際通則,又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醫藥特色和原創性,為中醫藥科研開拓了一條符合中醫藥特點的國際化發展道路,全面推進了我國中醫藥臨床研究倫理審查平臺的建設與評估工作。
到位資金近55億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會上指出,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醫藥方面投入最大的項目,中央加地方配套、基地單位自籌資金,目前共到位投入資金近55億元。
截至2012年,基地實有床位數達23140張,比2009年增長了39.38%;基地院均實有床位1446.25張,是同年全國中醫醫院平均水平的7.6倍。出院人數超過63萬人,比2009年增長了55.8%,基地院均出院人數近4萬人,是同年全國中醫醫院平均水平的7倍。
2012年,基地門診量超過3000萬人次,增長了38.05%;2012年基地院均門診量近200萬人次,是同年全國中醫醫院平均水平的15倍。同時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有所下降,從2009年的16.57日減少到2012年的14.82日,平均減少1.75天。
王國強指出,基地建設在優勢病種研究上的進展及其綜合效應,提高了中醫藥臨床療效,提升了中醫藥臨床服務水平、服務能力和服務效率。實踐證明,依托醫療服務能力強、科研基礎好的大型綜合性中醫院建設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非常有成效。
在順利完成第一階段建設后,基地工作將進一步推向縱深。張伯禮認為,打破壁壘,開放協作,建立有效的共享制度和機制應是中藥臨床研究基地的最終目標。而在建設過程中,不應忽視企業的作用,要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