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補償機制啟程
作為中華民族的優秀瑰寶,中醫藥為我國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新醫改持續深化的背景下,如何全面推動中醫藥事業的科學發展?1月16日,2014年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出席會議時指出,要毫不動搖地堅持中西醫并重的方針,努力推動將中醫藥發展列為國家戰略;在深化醫改過程中,進一步發揮中醫藥的作用,促進中醫藥深度參與醫改。
深度參與醫改
李斌說,中醫藥發展首先要加強戰略研究,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大勢,科學謀劃新時期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大事,提出發展中醫藥的戰略方針、目標、任務以及措施等。
“深化醫改4年多來,中醫藥全面參與,在我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推動解決了中醫藥發展中的一些重點、難點問題,但同我國全面深化改革一樣,進入了攻堅期和深水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談及2014年的工作重點時說,今年一要著力推進公立中醫院改革,進一步探索建立中醫藥服務補償機制,符合中醫院特點的績效評價機制和人事薪酬制度。推進縣鄉中醫藥服務一體化管理和中醫醫療聯合體試點,促進優質中醫醫療資源縱向流動。二要著力推動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在總額控制、單病種付費等改革中,研究制定鼓勵和利用中醫藥的政策。三要著力推動社會力量舉辦中醫醫療預防保健機構,落實鼓勵和規范社會辦中醫的政策。四要改進中醫類別醫師的執業注冊,允許多點執業。
據悉,2013年,我國第一批238個縣級中醫院同步開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深化城市公立中醫院改革,推廣實施中醫優勢病種臨床路徑。此外,石家莊市還探索成立了中醫聯合體。
探路補償機制
“我省在按照深化醫改的總體要求,充分遵循中醫整體思維、整合資源,推進多專業一體化診療服務,開展中醫綜合治療等方面也作了很多探索,但如何與醫保銜接、補償機制如何落實依然是我們面臨的問題。”江蘇省中醫藥局局長陳亦江說。
2013年,國家衛生計生委等5部門聯合印發《關于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中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的通知》,要求落實和完善政府對中醫醫院投入傾斜政策,并強調改革中醫藥服務補償機制是縣級公立中醫院綜合改革的核心。
“我市在公立醫院改革中,初步建立了有利于鼓勵中醫藥服務提供和使用的補償機制。”重慶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方明金表示,為鼓勵參保人員到公立中醫院就診,凡參保人員在該市的三級和二級中醫院住院,特殊疾病門診治療起付標準降低一個檔次,患者節減的部分納入醫保報銷范圍,由醫保進行補償。同時,擴大中醫藥診療服務項目的報銷范圍,擴大中藥用藥范圍,提高醫保支付標準,鼓勵患者選擇中成藥、中藥飲片和醫院特色制劑。
“除中藥飲片以外,公立醫院的其他藥品全部取消藥品加成,實施零差率銷售,中藥飲片的加成率我們還控制在25%左右。”方明金說。
事實上,除了重慶,江蘇、安徽、湖南等地調整中醫醫療服務價格,絕大多數省份都保留了中藥飲片加成,浙江等地還加強支付方式改革探索,陜西、甘肅等地也落實了政府投入傾斜政策。
突出中醫藥特色
據悉,去年發布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2版)中成藥品種達203種,占總數的39%,比2009年增加了近1倍。藏、蒙、維等民族藥首次列入目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發布后,各省紛紛出臺地方增補目錄,其中青海省增補了130種中藏藥,占增補的65%。
“我們將蒙藥成藥、飲片、院內制劑全部列入了基本藥物目錄的地方增補,并執行甲類藥品管理政策。”內蒙古衛生廳副廳長烏蘭說,在蒙醫中醫醫療機構就醫可以整體提高報銷比例15%~20%,降低起付線20%左右,并將蒙醫傳統療法全部列入基本醫保和新農合的報銷范圍。同時,蒙藥院內制劑現在也可以在自治區范圍內調劑使用。
李斌說,中醫藥是我國衛生計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法律法規,在政策措施、資金投入、項目安排上給予傾斜,要注重突出中醫藥特色,著力提升中醫藥的安全、有效和可及性。
李斌還透露,國家衛生計生委黨組已經作出決定,近期將制定出臺關于在衛生計生工作中進一步加強中醫藥工作的意見。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