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4日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距離兩周前發布的上一版診療方案,新版方案對傳播途徑、診斷標準等進行了修訂,增加了血清學檢測、病理改變、孕婦兒童等特殊人群救治等相關內容,并首次提到了“境外輸入性病例”。
“血清學檢測”追蹤隱性感染
新版方案在病原學檢查基礎上,新增血清學檢測。疑似病例血清新冠病毒特異性IgM抗體和IgG抗體陽性;血清新冠病毒特異性IgG抗體由陰性轉為陽性或恢復期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可判定為確診病例。
血清學檢測加入后,疑似病例排除的準確率也相應提高。新版方案對于疑似病例的排除也加入了“抗體標準”:“連續兩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陰性(采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且發病7天后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抗體IgM和IgG仍為陰性”。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告訴中新社記者,方案中提到的血清學檢測針對的是抗體檢測。“有的抗體出現得早,有的抗體出現得晚,比如IgM抗體出現得較早,IgG出現得較晚。抗體出現得晚,可能因為有些人是隱性感染,最初查抗原沒查到,但可以后來再看抗體出現了沒有。甚至有些無癥狀的人,也可以查抗體。”
曾光表示,抗體不但對新冠肺炎診斷,而且對流行病學調查都非常重要。“如美國也可以查一查近期流感死亡的1萬多病例的血清,里面有沒有新型冠狀病毒。”
“病理改變”助力治療用藥
新版方案增加了“病理改變”部分。按照大體觀、鏡下觀分別對“肺臟、脾臟及肺門淋巴結、心臟和血管、肝臟和膽囊、腎臟、腦組織、腎上腺、食管、胃和腸管等器官”進行描述。
這是第一次在診療方案中出現病理改變的描述,來源于目前有限的尸檢和穿刺組織病理觀察結果。曾光表示,尸檢對于治療很重要,知道哪里發生病變,都涉及什么器官。“可能過去大家重視的是肺炎,控制的是肺。病理解剖可以發現其他器官,如心臟、肝臟、腎臟、淋巴系統受到的影響,對治療、用藥、判斷治愈都很重要。”
尸檢由病理學家完成。“對新冠病毒認識的過程中,聽到病理學家的聲音非常好。這樣對疾病的認識更全面了,認識的深度也不一樣了。”曾光說。
特殊群體救治更細化
孕婦、兒童等特殊群體的救治在新版診療方案中得到突出。如增加了對孕產婦和兒童的臨床表現描述,重型病人也按照“成人”和“兒童”分別定義,還按照成人和兒童分別增加“重型、危重型臨床預警指標”。
曾光表示,孕婦得流感也比一般人也嚴重得多。甲流孕婦病死率約是普通人的20倍,冠狀病毒還沒有統計數字。無論如何,孕婦的防護肯定要比一般人更嚴格。增加兒童的發病癥狀描述,對于兒科醫生來說也容易識別。
新版方案還提示,兒童重型、危重型病例可酌情考慮給予靜脈滴注丙種球蛋白。患有重型或危重型新冠肺炎的孕婦應積極終止妊娠,剖腹產為首選。
北京某呼吸內科專家告訴中新社記者,目前還沒證據證實新冠病毒可以經由母嬰傳播,但診療方案提到可以終止妊娠,是為了保護母親,因為胎兒對患病的母親是很大負擔。
“境外輸入病例”防控是關鍵
新版方案還首次提到了“境外輸入病例”:“隨著對疾病臨床表現、病理認識的深入和診療經驗的積累,為進一步加強對該病的早診早治,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最大可能避免醫院感染,同時也要注意境外輸入性病例導致的傳播和擴散。”
如何做好輸入性病例的檢測和防控?曾光認為,既要了解國外疫情的流行程度,也要知道這個國家跟中國的人員來往情況,從海關出入境檢疫就開始注意,根據嚴重程度,分為高、中、低風險,采取不同措施。
“當然,在邊檢時只有明顯發熱癥狀可以查出來。因此,有時候國外一些疫區來的人,也要讓他醫學觀察14天,有發病的及時進行隔離治療。”曾光說,防控境外輸入現在可能是中國很多地方的主要工作,還是要有早發現早控制的能力。(完)
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