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相關部門制定了包括“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在內的合理用藥十大核心信息。
眼下正值深冬,感冒患者增多。專家表示,在使用日常藥品(如感冒藥)時,一定要遵循合理用藥十大核心信息,絕對不能忽視其潛在威脅。
能少用藥就不多用
監測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因不遵照醫囑或藥物說明使用藥物造成的肝損害已占所有藥品不良反應的近10%。專家提醒,例如在用感冒藥時,要當心混合服用會增加不良反應的危險性,治療感冒要盡量只吃一種藥。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林江濤介紹,感冒藥品種繁多,但成分大同小異。如果將兩種以上感冒藥同時服用,就等于加大了藥物劑量,進而加倍了不良反應的風險,嚴重者會休克甚至死亡。因此,治感冒要盡量只吃一種藥,如果需要聯合用藥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有不少人感冒還喜歡西藥配合中成藥使用,北京中醫藥大學內科教授杜金行提醒,吃藥前一定要先區分寒熱,否則用錯中成藥反而會使病情加重。
能不用藥就不用藥
朝陽醫院藥事部主管藥師張征表示,普通感冒的癥狀如果不嚴重,沒必要吃藥,可以通過物理療法或食療來緩解。例如:鼻干咽干:感冒時,干燥的空氣會讓你的呼吸道更不適,加濕器可以讓你呼吸更順暢。咽痛:先將7.5克鹽溶解在250毫升溫水中,緩慢漱口以緩解咽喉腫痛,每隔6—8小時漱口一次。
專家表示,多休息多喝水是避免感冒癥狀加重、早日康復的基本要求。還可以多吃點橙子、獼猴桃、柚子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
張征提醒,感冒本身雖然并不可怕,但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腎功能不全等患者來說,它可能加重病情,一旦發現原有疾病癥狀加重,要及時就醫。
>>相關鏈接:合理用藥十大核心信息
1.優先使用基本藥物。
2.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的原則。
3.買藥要到合法醫療機構和藥店,注意區分處方藥和非處方藥,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處方購買。
4.閱讀藥品說明書,特別要注意藥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項、不良反應和藥物間的相互作用等事項。
5.處方藥要嚴格遵醫囑,切勿擅自使用。特別是抗菌藥物和激素類藥物,不能自行調整用量或停用。
6.任何藥物都有不良反應,非處方藥長期、大量使用也會導致不良后果。
7.孕期及哺乳期婦女用藥要注意禁忌;兒童、老人和有肝臟、腎臟等方面疾病的患者,用藥應謹慎,用藥后要注意觀察;從事駕駛、高空作業等特殊職業者要注意藥物對工作的影響。
8.藥品存放要科學、妥善;謹防兒童及精神異常者誤服、誤用。
9.接種疫苗是預防一些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措施,國家免費提供一類疫苗。
10.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