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預見,隨著自我藥療意識的提升和OTC企業推動,將會有更多藥品進入OTC行列,中成藥轉為OTC的品種將會更多。今年,我國將有望躋身世界第二大OTC市場,到2020年,我國OTC藥品市場規模將位居全球第一。筆者對OTC產品及企業市場趨勢分析如下:
我國OTC產品三大發展趨勢
“三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使用劑量小。
“三效”:速效、高效、長效。
“三便”:貯運方便、攜帶方便、使用方便。
OTC產品做大的條件
1.療效明確、品質優良。
2.原料和產能有保證,生產工藝成熟。中藥講求道地藥材,沒有道地原料保證的產品,最終必然作假。
3.必須是大病品種,或是療效顯著且獨特的小病品種,或未被完全滿足需求的疾病細分品類。
4.治療慢性病或多發病、頻發病,需要長期和療程用藥的OTC產品。
5.具有大健康產品性質,同時具備治療、保健、養生、改善健康功能,如東阿阿膠、江中健胃消食片、京都念慈?等類產品,與其說是藥品,不如說是保健品,一般當成保健品來賣。
OTC產品井噴
值得注意的是,受基藥政策限價和招投標限制,很多基藥目錄內產品在企業沒有中標,或企業不具備運作基藥市場的能力時,這些產品就會轉化為OTC產品,或轉換為OTC渠道進行營銷運作。屆時,OTC產品將實現井噴。
大健康產品越來越多
筆者去年曾提出“大病進醫院、小病進社區、健康養生到藥店”的消費行為習慣。大健康產品涵蓋面非常廣泛,可以是藥品、食品、保健品、器械、藥妝、功能性飲料等。一些古老的中成藥類OTC產品會轉化為大健康產品,比如鴻茅藥酒、江中健胃消食片、京都念慈?蜜煉川貝枇杷膏。并且藥企進入大健康市場的產品將增多,如健康飲料、保健功能茶、健康食品等。
定型裝藥食同源類中藥飲片將成為OTC市場最大的增長明星品類
藥食同源類中藥可以看成OTC品類,因為定型裝藥食同源中藥(罐裝、瓶裝、袋裝、異型飲片等)符合OTC產品的銷售和購買習慣。目前,主管部門批準了多個藥食同源中藥,新資源食品也涵蓋多種中藥,這些大健康OTC品類大有文章可做,但市場上除了傳統的參茸貴細類產品,真正有產品力的養生中藥品類還不多見。
藥妝產品必將在5~10年成為準OTC明星產品
皮膚問題,涉及內分泌、微循環、睡眠、激素分泌、身體臟器出問題在皮膚上的外在表現等多種因素,絕非僅靠化妝品遮蓋、涂抹、調節、延緩所能解決。筆者認為,中藥內外兼修,系統解決皮膚美容問題方案,才是美容方法的根本。要改善內分泌、微循環、睡眠和激素分泌,必須有真正的藥妝產品,有藥食同源類調理產品配套,甚至有理療等大健康產品配合。因此,藥妝類產品必將是OTC新品類中的明星,馬應龍八寶眼霜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OTC企業馬太效應明顯
1.原來強大的OTC企業將更加強大,兩級分化明顯
原來在OTC市場上有大品牌產品和市場營銷經驗、有銷售網絡和終端資源的企業,將更加強大。國有OTC品牌企業,有團隊資源,會推出更多的OTC品牌產品和二線產品,牢牢占領OTC市場,比如三九、廣藥、白藥、滇虹、哈藥、康美、神奇、康恩貝等企業。
2.國內處方藥企業轉型做OTC
由于基藥、招投標失利、限價、醫院營銷費用高昂、回款困難,尤其是醫療系統打擊商業賄賂、稅收嚴查等政策使得處方藥企業轉型做OTC。對一些企業而言,不轉型是等死,轉型還有一線生機。因為誰早一天掌握終端,誰就掌握了市場,而藥品零售連鎖近年來不斷發展壯大,市場份額逐步增加。
目前,不少制藥企業將營銷目光轉向藥品零售終端,到處招兵買馬,組建隊伍,將其作為藥品銷售新的增長點,都想憑高投入迅速在OTC市場分得一塊“蛋糕”。
3.外企轉型做OTC營銷
外企在中國一定會慢慢失去優勢,外企在國外和中國實行兩套標準、兩種做法早該拋棄了。中國市場前景廣闊,外企不可能退出,且外企高管及操盤手大都是中國人,諳熟中國市場運作,他們自然也會選擇轉型OTC市場,以規避風險。
已有外企通過并購快速布局中國OTC產業和市場,如賽諾菲收購民生和太陽石、英國快消巨頭利潔時并購桂龍藥業。
4.強大的國企強力進入OTC市場
目前,好的中成藥獨家品種大多在國企手中,由于體制問題,國企目前尚未發力,但其擁有優勢的產品資源、資金資源、行政資源,流通、零售領域內的國有化運動對國企也是一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