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5日,夢圓本草——中國(重慶)2013中醫藥產業發展高峰論壇開幕。論壇上透露,明年,重慶市將依托市藥品交易所,搭建中藥材交易平臺。
2015年重慶市中醫藥產業發展達西部前列
論壇組委會主任、市中醫藥行業協會會長、重慶市中醫院院長左國慶在開幕致辭中說,近年來,重慶中醫藥事業在全國的影響正在擴大,但與先進省市的差距還很大。目前,重慶市中醫藥產業發展水平在西部排名第6。市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主任張明樹表示,據市委、政府規劃,在2015年,重慶市中醫藥水平要達到西部地區的前列和全國中等水平。他還表示,市政協將積極組織委員和委員當中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深入研究發展中醫藥產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針對重慶中醫藥行業的現狀、政策需求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建四大平臺促醫藥流通領域改革
重慶市藥品交易所董事長劉高清透露,未來3年,重慶市將搭建4個平臺,促進醫藥流通領域的改革。
據介紹,這4個平臺分別是藥品器械交易中心、醫藥電商平臺、金融結算平臺以及中藥材專業化交易平臺。
劉高清介紹,重慶是中藥材的生產大市,目前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加緊籌建中藥材交易平臺。重慶華森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游洪濤介紹,重慶海拔從170多米一直到3000多米,中藥材資源非常豐富,有3000多種。
呼吁全社會聯動發展中醫藥產業
對比差距,重慶市中醫藥產業如何做大做強?市中醫藥行業協會顧問、市政府原副市長竇瑞華說,必須要有周密的規劃,必須有強大的支撐。他說:“我們需要聯絡市外,甚至國外,不光是中醫界,甚至西醫界產學研的專家、學者、朋友同時來搞。”
“看準中醫藥產業的發展,這是遠見,但有遠見沒有行動不行,行動沒有抓到關鍵,還是不行。”竇瑞華呼吁,“政府部門三級縱向聯動;省內外、國內外橫向聯動,必須要大聯合、大手筆。”
游洪濤認為,重慶發展中醫藥產業的突破口在于4個方面,一是組建重慶中醫藥大學,二是成立重慶市中醫藥管理局,三是培育重慶中藥大產品-大企業-大產業,四是建設重慶道地藥材基地建設。爭取到2020年,推出150個“拳頭”產品,形成中國馳名商標15個,單品種年銷售額10億級產品20個、5億級產品30個、億元級產品100個,大品種本地化配套率要達到80%。
中醫藥健康服務業是新的增長點
中醫藥健康服務業是中醫藥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中國中醫科學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科技部國家科技發展咨詢專家陳珞珈說,中醫要從實施基本醫療向全面推進健康轉變,占領健康服務業市場。中醫醫療的上游包括治未病、預防、保健、健康體檢、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重點在于預防疾病和維持健康狀態;下游則包括康復、養生、養老、藥膳及相關的中藥種植生產貿易、中醫藥美容、中醫藥文化、中醫藥旅游、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等,目的在于促進和提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