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來,在國際人參市場上,中韓兩國關于人參價格、銷售、品牌等方面的“戰爭”從未停止。
即使因為受益于振興人參產業規劃等因素的影響,近幾年來我國人參價格持續走高,但回顧過往,在中韓兩國的人參貿易中,主動權一直掌握在韓國一方。談到中韓在人參貿易上的“較量”,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中藥部副主任于志斌說,“可能根本談不上‘戰爭’”,因為中國的人參產業發展比韓國差的太多了。”
韓國:舉國“造參”掌握價格話語權
韓國舉國“造參”政策,使其掌控了人參市場的話語權,從而使中國的參農淪落為難以享受人參產品附加價值的原材料生產者。韓國不僅大力宣揚“高麗參”的品味品質,還不遺余力的將其包裝成人參“發源地”和“宗主國”。
據媒體報道,實際上,韓國人參產量不及中國的十分之一。一直以來,韓國人都是從中國買來人參原料,加工后以成本價格的十幾倍甚至幾十倍銷售到歐美、東南亞,同時也大量返銷中國。“韓國的品牌戰略,讓他們嘗到了大甜頭,卻讓中國參農吃盡苦頭。”于志斌說。
韓國采取多種方式影響人參市場的事例,也曾屢屢見諸報端。
比如,2010年時,參價曾一度上漲,這讓中國參農高興了一把,但很快就被掌控市場話語權的韓國客商將價格打壓下去,2011年,參價持續走低。
“一般情況下,韓國來華采購人參人員習慣聘請當地中國人代為收購人參,然后再以不同方式出口運回韓國。2010年,中國人參市場價格上漲,這讓韓國購買人參的成本大幅增加。2011年9月,不少此前向中國參農支付了部分收購預付款的韓國商人,突然以‘農殘超標’為理由,拒絕收購中國人參,這讓中國市場,尤其是參農產生了極大的恐慌心理,以至于人參價格出現快速回落。”吉林省一位當地小型參企的老總說。
中國:“產量大國產業小國”的尷尬
中國的人參產量占全球的70%,其中吉林省的人參產量占全球的60%左右。然而,占絕對優勢的產量和出口,給中國帶來的卻是“產量大國、產業小國”的尷尬。
據悉,盡管中國的長白山人參栽培面積和總產量為韓國高麗參的三倍,但其總產值卻只有高麗參的二十分之一。一直以來,韓國人從中國買來人參原料,加工后以成本價格的十幾倍甚至幾十倍賣到歐美、東南亞,還大量返銷給中國。
據了解,1988年以前,由于沒有大面積種植,人參尚屬稀缺商品,中國人參出口平均價格曾經達到每公斤40~50美元左右。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人參種植面積盲目擴大,人參出口價格大幅下跌,平均價格基本維持在每公斤10美元的水平。2000年,國內人參產量達到一個頂峰,但價格卻一落千丈。當年的人參出口平均單價下落到了每公斤6.69美元。以至于有一種說法:人參還沒有蘿卜值錢。
人參“戰爭”:政策之力是否能夠扭轉乾坤?
為重奪我國人參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改善我國人參產業現狀,中國政府也開始積極規劃。
比如,吉林就專門成立了“振興人參產業推進領導小組”,并于2011年4月出臺了《關于加快人參產業發展的意見》。
2002年,衛生部發通知將人參被列入了《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
隨著政府力量積極介入人參戰爭,政策之力能否扭乾坤,追趕并超越韓國?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中藥部副主任于志斌表示,“具體時間不好說,但前景是樂觀的”。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