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衛健委、財政部、人社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相關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和規范服務工作的通知》(下稱評估通知)和《關于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范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下稱培訓通知)。
首次從國家層面給老年護理及醫療護理員建評估標準和管理標準
在同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表示,這是第一次從國家層面建立了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和規范服務以及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范管理國家標準。
據了解,目前,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數近2.5億人,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這些老人最大的需求不是生活需求,也不是看病需求,而是護理需求,看病的需求是階段性的,而護理的需求則時時都有,尤其是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他們對護理的需求更加迫切。這種需求包括生活護理需求,專業護理需求,心理護理需求。”焦亞輝說道。
而現階段國內尚沒有結合老年人生活能力和疾病健康狀況進行失能老年人護理需求分級評估標準,并且為失能老年人提供護理服務的從業人員數量不足,缺乏規范的培訓。雖然在2015年職業分類大典中有醫療護理員這類工種,但全國尚無規范培養醫療護理員的相關政策,亟待制定出臺醫療護理員培訓大綱和規范管理的相關政策,指導各地加快培養醫療護理員,擴大失能老年人護理服務從業隊伍,提高服務質量。
由此,《評估通知》主要聚焦4000余萬失能老年人的醫療護理需求,指導各地相關醫療機構規范開展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和護理服務工作。一是明確開展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工作,包括適用范圍、評估對象、評估標準、需求等級、評估機構和人員、評估要求;二是明確要規范提供老年護理服務。包括服務機構和人員、服務類型和內容;三是明確要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包括增加有效供給、加強人員培訓、創新服務模式、完善支付保障;四是提出有關要求。加強組織領導、鼓勵先行先試、加大監管力度、及時總結評估。
《培訓通知》主要增加老年護理從業人力資源供給,提高服務質量;同時擴大老年護理從業人員隊伍,解決社會就業崗位。一是要規范開展醫療護理員培訓。包括醫療護理員定義、培訓對象及條件、培訓管理。二是加強醫療護理員的規范管理。包括規范聘用、明確職責和加強管理。三是提出有關要求。包括加強組織實施、明確部門分工、及時總結評估。
醫療機構應當使用培訓合格的醫療護理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版)》,醫療護理員是醫療輔助服務人員之一,主要從事輔助護理等工作。其不屬于醫療機構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而根據《培訓通知》,在醫療機構內,醫療護理員應當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對服務對象提供生活照護、輔助活動等服務;在社會和家庭中可以提供生活照護等服務。
對于培訓對象及條件,《培訓大綱》重點針對三類人員:第一類,醫院里的護工或護理員,一方面是針對這些人要進行規范化的培訓,針對住院的患者,他們能提供規范的護理服務。在這個基礎之上,針對社會上的需求,又提出來對老年醫療護理員的培訓,要培訓什么樣的內容,同時針對產婦和新生兒的醫療護理員,也要有針對性的培訓內容。按照焦亞輝的話來說,針對患者的醫療護理員培訓,相當于對住院醫生的培訓;針對老年人、孕產婦和新生兒的醫療護理員培訓,相當于對專科醫生的培訓。
同時,《培訓通知》提到,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各地可以依托轄區內具備一定條件的高等醫學院校、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行業學會、醫療機構、職業培訓機構等承擔醫療護理員培訓工作。
醫療機構應當使用培訓合格的醫療護理員從事相應工作,合法、規范用工,這也意味著醫院今后在招聘醫療護理員時要有一定的標準。
此外,《培訓通知》提出,醫療機構可直接使用醫療護理員,并按照勞動保障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為其提供必要的職業衛生防護用品等;也可與勞務派遣機構、取得勞務派遣行政許可的家政服務機構簽訂協議,由其派遣醫療護理員并進行管理,在合同中明確雙方機構管理職責和賠償責任承擔主體。有資質的勞務派遣機構、家政服務機構要建立健全醫療護理員管理和派遣制度,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保障其工資福利待遇等合法權益。
評估標準將作為長期護理保險支付標準制定的依據
另值得關注的是,此前尚未出臺結合老年人生活能力和疾病健康狀況進行失能老年人護理需求分級評估標準,此次印發的《評估通知》則填補了這項空白。
一個人失能和半失能,如何進行評估?根據焦雅輝在發布會上表述,“能”就是生活能力、精神狀態和社會參與能力、感知覺和溝通能力,同時針對與我國老年人失能密切相關的如阿爾茲海默、老年癡呆、帕金森等11種綜合征進行評估。根據老年人能力分級和老年綜合征罹患項數兩個維度,確定老年護理需求的等級。
“老年失能和半失能的等級分為五個。”焦雅輝表示,0級就是完好的,4級就是最嚴重的極重度失能,從0到4是逐漸嚴重的過程。進行分級以后,就確定了老年人需要照護的標準,有了照護標準就可以根據需求派遣人員上門服務。
評估標準還將作為長期護理保險支付標準制定依據。
中國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副主任劉宏健表示,評定標準的統一,不僅有利于長期護理保險業務發展方向的統一,更有利于量化保障成本、確定保障范圍和程度,同時對于商業補充保險框架的建立、全國統一的信息平臺建設都將起到關鍵作用。此次標準的制定,既可作為保險公司長期護理保險經辦服務中護理需求評估的參考標準,也可作為保險公司開發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產品中有關失能認定和護理服務提供、護理費用支付的基礎標準,保險公司可在此基礎上開發多樣性的長期護理保險產品。
附件
醫療護理員培訓大綱(試行)
根據服務對象和服務內容不同,醫療護理員的培訓大綱分為三類。
一、以患者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醫療護理員培訓大綱
(一)培訓對象。
擬從事或正在從事醫療護理員工作的人員。
(二)培訓方式及時間。
采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培訓總時間不少于120學時,其中理論培訓不少于40學時,實踐培訓不少于80學時。
(三)培訓目標。
1.了解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
2.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協作意識和人文關懷素養。
3.熟悉醫療機構規章制度和護理員崗位職責。
4.掌握生活照護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5.掌握消毒隔離的基本知識和技術。
6.掌握溝通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7.具備安全意識,掌握安全防護、急救的基本知識和技術。
8.掌握中藥等常用藥物服用的基本知識和方法。
9.掌握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正常值。
(四)培訓內容。
1.理論培訓內容。
(1)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
(2)規章制度。《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機構工作相關規章制度等。
(3)職業道德和工作規范。護理員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禮儀、護理員的崗位職責和行為規范、人文關懷,服務對象的權利和義務等。
(4)生活照護。飲食照護、清潔照護、睡眠照護、排痰照護、排泄照護、移動照護(如臥位擺放、更換體位、搬運轉運等)的內容、方法、標準和注意事項等;進食、睡眠、排泄、移動等異常情況及處理;壓力性損傷預防。
(5)消毒隔離。手衛生、穿脫隔離衣、戴(脫)手套/口罩/帽子的方法、垃圾分類與管理、職業安全與防護、環境與物品的清潔和消毒。
(6)溝通。溝通的技巧與方法、特殊服務對象的溝通技巧。
(7)安全與急救。患者安全防護(跌倒/墜床、意識障礙、誤吸、噎食、燙傷、壓力性損傷、管路滑脫等);保護用具的使用與觀察;停電火災應急預案;糾紛預防;初級急救知識、心肺復蘇術(CPR)。
(8)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正常值。
(9)基本康復鍛煉。功能位擺放、肢體被動活動等。
(10)安寧療護內容及照護要點。
(11)中藥服用基本知識和中藥飲片的煎煮方法及注意事項。
2.實踐培訓內容。
(1)飲食照護。餐前準備、協助進食(水),進食(水)后的觀察注意事項。
(2)清潔照護。頭面部、手、足清潔,口腔清潔(含活動性義齒)、床上洗頭、沐浴、床上擦浴、修剪指(趾)甲、會陰清潔;協助穿脫、更換衣褲,床單位整理與更換、臥床病人更換床單。
(3)睡眠照護。睡眠環境的準備、促進睡眠的方法。
(4)排痰照護。叩背等協助排痰方法及注意事項。
(5)排泄照護。協助如廁、床上使用便器、更換紙尿褲/尿墊、協助留取大小便標本。
(6)移動照護。常用臥位擺放(平臥位、側臥位、半臥位、半坐位等);協助更換體位、協助上下床、搬運法、輪椅及平車轉運法、輔助用具使用(輪椅、拐杖、助行器)。
(7)消毒隔離。手衛生、穿脫隔離衣、戴(脫)手套/帽子/口罩、環境及物品的清潔與消毒。
(8)溝通技巧。
(9)安全與急救。患者安全防護(跌倒/墜床、噎食、誤吸、燙傷、壓力性損傷、管路滑脫等),保護用具的使用;滅火器等消防器材的使用;初級急救技術、心肺復蘇術(CPR)。
(10)協助身體活動、協助功能位擺放、協助肢體被動活動。
二、以老年患者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醫療護理員培訓大綱
(一)培訓對象。
擬從事或正在從事醫療護理員工作的人員。
(二)培訓方式及時間。
采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培訓總時間不少于150學時,其中理論培訓不少于50學時,實踐培訓不少于100學時。
(三)培訓目標。
在達到以患者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醫療護理員培訓目標的基礎上,還應達到以下目標。
1.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2.熟悉護理院(站)、護理中心、醫養結合機構等相關規章制度、護理員崗位職責。
3.熟悉老年人的常見疾病及照護要求。
4.掌握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
5.掌握老年人生活照護特點。
6.掌握老年人營養需求和進食原則。
7.掌握老年人常見疾病使用藥物的注意事項。
8.掌握老年人溝通技巧和方法。
(四)培訓內容。
1.理論培訓內容。
(1)《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護理院(站)、護理中心、醫養結合機構等相關規章制度和護理員崗位職責。
(2)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
(3)老年人的常見疾病及照護要求。
(4)老年人的生活照護內容及要求。
(5)跌倒/墜床、意識障礙、吞咽障礙、視力/聽力障礙、睡眠障礙、大小便失禁、便秘、壓力性損傷、營養失調、疼痛、墜積性肺炎等情況的表現、預防和照護措施。
(6)老年人的飲食種類、營養需求、進食原則、注意事項。
(7)老年人常見疾病使用藥物的注意事項。
(8)老年人溝通技巧和方法,常見心理問題的應對,異常心理行為的識別和應對措施。
(9)老年人終末期安寧療護相關知識。
2.實踐培訓內容。
(1)義齒摘取、佩戴、清洗和存放。
(2)協助老年人進食/水,觀察并記錄異常。
(3)模擬體驗,感受老年人的生活行為,給予老年人照護措施。
(4)熱水袋等保暖物品和設施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5)對意識障礙、吞咽障礙、視力/聽力障礙、睡眠障礙、大小便失禁、便秘、壓力性損傷、營養失調、疼痛等情況進行照護和安全防護,預防跌倒、墜床、嗆咳、噎食、燙傷、管路滑脫、墜積性肺炎、觸電、走失等意外情況。
三、以孕產婦和新生兒患者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醫療護理員培訓大綱
(一)培訓對象。
擬從事或正在從事醫療護理員工作的人員。
(二)培訓方式及時間。
采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培訓總時間不少于150學時,其中理論培訓不少于50學時,實踐培訓不少于100學時。
(三)培訓目標。
在達到以患者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醫療護理員培訓目標的基礎上,還應達到以下目標。
1.了解《母嬰保健法》。
2.熟悉產科常見疾病的臨床表現和照護要點。
3.了解產科圍產期、產褥期的照護特點,常見并發癥的預防和注意事項。
4.熟悉綜合醫院產科、婦產醫院、婦幼保健院等機構相關規章制度和護理員崗位職責。
5.掌握產婦的生理、心理變化。
6.掌握產婦產褥期營養膳食和生活照護。
7.掌握產褥期產婦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的識別、預防和應對措施。
8.掌握新生兒的日常照護。
9.掌握新生兒的喂養相關知識和母乳喂養技巧。
10.掌握新生兒意外傷害的預防和應對措施。
11.熟悉新生兒的生理特點、常見疾病臨床表現及照護要點。
(四)培訓內容。
1.理論培訓內容。
(1)《母嬰保健法》;綜合醫院產科、婦產醫院、婦幼保健院等機構的規章制度和護理員崗位職責。
(2)產婦的生理、心理變化特點。
(3)產科常見疾病(如多胎妊娠、妊娠高血壓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羊水量異常、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胎膜早破、早產、產后出血等)的臨床表現特點和照護注意要點。
(4)圍產期、產褥期的照護特點,常見并發癥的預防和注意事項。
(5)產婦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表現、預防和處理。
(6)營養學基礎知識;產婦產褥期食譜、營養膳食指導;會陰清潔、產褥期衛生指導。
(7)新生兒生理特點;生長和發育;新生兒黃疸、尿布疹、臍炎、濕疹、便秘、腹瀉等常見疾病相關知識和照護要點。
(8)新生兒日常照護;居室環境、新生兒衣著、新生兒包裹、睡眠、抱姿;眼、鼻、耳、口腔、指甲、臍部、臀部照護;尿布和紙尿褲的使用;新生兒沐浴、新生兒撫觸;新生兒用品清潔、消毒等。
(9)新生兒喂養(母乳、人工、混合喂養);母乳喂養的方法技巧;母乳喂養常見問題與處理。
(10)新生兒窒息、跌落、燙傷等意外傷害的預防和應對措施。
2.實踐培訓內容。
(1)產婦膳食食譜制訂及飲食指導。
(2)會陰清潔、坐浴。
(3)腹帶的使用。
(4)孕產婦圍產期、產褥期常見并發癥的預防和注意事項。
(5)新生兒穿衣、包裹、抱姿。
(6)協助新生兒沐浴;沐浴前準備工作;眼、鼻、耳、口腔、指甲、臍部、臀部照護;更換尿布/紙尿褲;新生兒撫觸。
(7)協助母乳喂養(包括哺乳姿勢、托乳房方法、含接姿勢等)。
(8)新生兒人工喂養的方法;配奶用物的準備和清潔消毒等。
(9)新生兒窒息、跌落、燙傷等意外傷害的預防和應對措施。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